對台灣戶外裝備零售業經營環境的一些想法 - 戶外用品

By Hamiltion
at 2011-11-07T12:33
at 2011-11-07T12:33
Table of Contents
從消費者的角度和做生意的角度出發是差很多的
手邊剛好接觸到通路代理的業務
用最通俗的說明給大家參考一下
最近跟朋友正在談某品牌在中國的代理權
一個叫goyard的包包品牌
對方開出的條件簡單來說可以歸納成以下幾點
(1)先吃一億人民幣的貨 (也就是先跟他買斷)
(2)取得華東區代理權
(3)額外費用包括運費管銷店面租金等全部自理
(4)年營業額達到某標準可以續約
至於其他品牌授權形象支持什麼的 反而顯得很細節
$$$$$ 才是關鍵
(在保證他先賺錢的情況下 才允許別人來試著賺錢)
作為一個通路商 手上有一億的資金買貨
至少也要再準備一億的品牌推廣費用
還要準備流動資金
如果有這麼多錢可以燒的話
拿到銀行定存吃老本就好或買幾棟樓當包租公不是很好嗎?
(有這麼多現金我會選擇退休 不會去代理XD)
品牌商開發一個新市場基本都要燒好幾年的錢
市場不夠大的話 寧願給代理通路商經營
等到市場成熟了 品牌商再來收割 也就是收回代理權自己經營
台灣不要說戶外用品市場小
連一個Zara或Uniqlo來台灣直營 都是落後大陸好幾年的事情
又 作為一個通路商或代理商 只代理單一品牌其實是風險很大的事情
經營不好會被換掉
經營好也會被換掉
所以常會同時代裡好幾個品牌
確保通路的地位 讓品牌商有所顧忌
以在台灣鑑別度最高的TNF來說
從TNF官網(http://www.thenorthface.com)是連不到台灣的
背後代表什麼意義?
其他品牌的差距就更遠了
這篇沒有什麼神奇的布料和開箱體驗 我知道有點無聊
但是在商言商
什麼都是假的 先把$$放到口袋才是真的
--
Tags:
戶外用品
All Comments

By Puput
at 2011-11-12T08:18
at 2011-11-12T08:18

By Rae
at 2011-11-12T20:32
at 2011-11-12T20:32

By Agatha
at 2011-11-13T12:52
at 2011-11-13T12:52

By Adele
at 2011-11-14T16:45
at 2011-11-14T16:45

By Dora
at 2011-11-17T17:06
at 2011-11-17T17:06

By Lydia
at 2011-11-21T23:54
at 2011-11-21T23:54

By Heather
at 2011-11-22T22:52
at 2011-11-22T22:52

By Joe
at 2011-11-25T01:07
at 2011-11-25T01:07

By Mason
at 2011-11-27T08:30
at 2011-11-27T08:30
Related Posts
軟殼、外套二擇一

By Suhail Hany
at 2011-11-07T07:38
at 2011-11-07T07:38
對台灣戶外裝備零售業經營環境的一些想法

By Tracy
at 2011-11-07T07:12
at 2011-11-07T07:12
軟殼、外套二擇一

By Susan
at 2011-11-07T07:02
at 2011-11-07T07:02
對台灣戶外裝備零售業經營環境的一些想法

By Regina
at 2011-11-07T00:56
at 2011-11-07T00:56
棉質衣物比排汗衣保暖?

By Leila
at 2011-11-06T23:42
at 2011-11-06T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