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耗比較可怕還是外敵比較可怕 - 台灣製造
By Michael
at 2012-04-13T19:55
at 2012-04-13T19:55
Table of Contents
在下不才
說一下智財局的情況好了
在下的親戚有幾個在智財局
當專利審查官
工作內容就是審核
你的專利能不能過
本人也具有專利證照
大概免強猜測原PO的問題可能是下面的情況
請各位如果有耐心可以看一下
畢竟很多台灣廠商去申請專利案
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
台灣申請專利的案件非常多
但是專利審查官的人數卻無法負荷
倒致很多專利都會被卡好幾年
才能審查完畢
例如:2012年初才全部審完2008年的案子
這就產生績案壓力
就產生一個循環
專利案件就會變成兩類的區別
量大質差
質好量少
之前韓國去申請線上遊戲的遊戲模式專利
結果智財局讓它過
導致一票台灣國產遊戲公司馬上出來幹譙
這件事情也上了好幾天的新聞版面
除了一小部份原因是台灣廠商
小看專利布局
大部分主要的原因就是
上面的兩類區別
當然智財局也知道這一個問題
業界也曉得這一個問題
紛紛向政府要求要爭加
專利審查官的人數
台灣專利申請量
大概是跟大陸差不多
大陸有一萬多人再審查
美國也大概是一萬多人在審查
台灣就不說了
連人家的3%都不到
無奈每次上公文要求
考試增加專利審查官的人數
就會被人事行政局給退回來
因為人事行政局那一些長官的想法
單純由法律的觀點出發
以及國家體制的一些問題
完全不會講求實際的情況
相信念理工的人如果出社會遇到
那一些原先念文法商類組的人
就會體會到我的意思
後來因為專利審查太慢
案件量實在太多
已經影響到廠商在國際的布局
人事行政局才免強同意
智財局5年內可以請幾百個
約聘雇的專利審查人員
5年一到那一些人就要拍拍屁股走人
因此
這5年不曉得專利審查的內容跟品質會如何?
有可能原PO就是要表達這一點
它的案件遇到這一批約聘僱人員
才會有這一些結果
剛才說完人事行政局對智財局的做法後
人事行政局又搞了一個建議
現在的專利師考試
要把考試內容完全換成法律
不考物理 化學 生物 數學
跟專利創作有關的基本科學
基本科學素養能力不足
如何去鑒定判別專利案件是否
是偽科學 如何完成專利書撰寫
如何完成專利是否侵權鑑定
真搞不懂法律相關科系
已經有律師
這一種專技高考可以考了
怎麼還要在去搞專利
這就跟你念數學系
但是數學系實質上課內容
只上法律科目
一點都不會教你數學
不過你後來的畢業證書
卻是數學系畢業的道理一樣
讓我深深體會到這一個社會
是不需要專業的
手掌握權力就是專業
目前國貨板討論的東西
都是一些食衣
比較需要精密製造東西
例如電子機械這一些都還沒有人出來分享
我指的是零件類而非成品
這一些國產的食衣類東西
目前依在下的眼光
與國際大廠比
都是在剛啟蒙的階段
但是總有一天不是滅亡就是長大
長大後就會遇到上述的專利問題
最明顯的代表
就是台灣第一製造業的鴻海
以前就是遇過這一些問題
因此鴻海自己養了一個專利法律團隊
規模都比外面的專利法律事務所大
就是長大後遇到專利的問題
囉哩叭說一堆
希望能回答到原PO的問題
※ 引述《afoofa (心滿意足 *^^*)》之銘言:
: 我們目前的競爭對手有 中國, 韓國, 日本, 越南, 泰國
: 但是令人傷心的是 還有台灣
: 有一間廠商把機器的功能當作他自己的努力與心血結晶拿去申請專利
: 賣機器給我們的老闆說願意主動幫忙提供機器部分的資料
: 然後我們也要提出所有與此功能有關的設計, 產品照片, 客戶訂單, 出貨紀錄
: 從 2006 年的開始..........
: 就這樣一整天都搞這個就好了啊!!!
: 快被氣死了 而且這還不是第一次有廠商這樣作
: 是怎樣 產品比不過別人就來搞這種小動作 沒道德!!!
--
說一下智財局的情況好了
在下的親戚有幾個在智財局
當專利審查官
工作內容就是審核
你的專利能不能過
本人也具有專利證照
大概免強猜測原PO的問題可能是下面的情況
請各位如果有耐心可以看一下
畢竟很多台灣廠商去申請專利案
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
................................................
台灣申請專利的案件非常多
但是專利審查官的人數卻無法負荷
倒致很多專利都會被卡好幾年
才能審查完畢
例如:2012年初才全部審完2008年的案子
這就產生績案壓力
就產生一個循環
專利案件就會變成兩類的區別
量大質差
質好量少
之前韓國去申請線上遊戲的遊戲模式專利
結果智財局讓它過
導致一票台灣國產遊戲公司馬上出來幹譙
這件事情也上了好幾天的新聞版面
除了一小部份原因是台灣廠商
小看專利布局
大部分主要的原因就是
上面的兩類區別
當然智財局也知道這一個問題
業界也曉得這一個問題
紛紛向政府要求要爭加
專利審查官的人數
台灣專利申請量
大概是跟大陸差不多
大陸有一萬多人再審查
美國也大概是一萬多人在審查
台灣就不說了
連人家的3%都不到
無奈每次上公文要求
考試增加專利審查官的人數
就會被人事行政局給退回來
因為人事行政局那一些長官的想法
單純由法律的觀點出發
以及國家體制的一些問題
完全不會講求實際的情況
相信念理工的人如果出社會遇到
那一些原先念文法商類組的人
就會體會到我的意思
後來因為專利審查太慢
案件量實在太多
已經影響到廠商在國際的布局
人事行政局才免強同意
智財局5年內可以請幾百個
約聘雇的專利審查人員
5年一到那一些人就要拍拍屁股走人
因此
這5年不曉得專利審查的內容跟品質會如何?
有可能原PO就是要表達這一點
它的案件遇到這一批約聘僱人員
才會有這一些結果
剛才說完人事行政局對智財局的做法後
人事行政局又搞了一個建議
現在的專利師考試
要把考試內容完全換成法律
不考物理 化學 生物 數學
跟專利創作有關的基本科學
基本科學素養能力不足
如何去鑒定判別專利案件是否
是偽科學 如何完成專利書撰寫
如何完成專利是否侵權鑑定
真搞不懂法律相關科系
已經有律師
這一種專技高考可以考了
怎麼還要在去搞專利
這就跟你念數學系
但是數學系實質上課內容
只上法律科目
一點都不會教你數學
不過你後來的畢業證書
卻是數學系畢業的道理一樣
讓我深深體會到這一個社會
是不需要專業的
手掌握權力就是專業
目前國貨板討論的東西
都是一些食衣
比較需要精密製造東西
例如電子機械這一些都還沒有人出來分享
我指的是零件類而非成品
這一些國產的食衣類東西
目前依在下的眼光
與國際大廠比
都是在剛啟蒙的階段
但是總有一天不是滅亡就是長大
長大後就會遇到上述的專利問題
最明顯的代表
就是台灣第一製造業的鴻海
以前就是遇過這一些問題
因此鴻海自己養了一個專利法律團隊
規模都比外面的專利法律事務所大
就是長大後遇到專利的問題
囉哩叭說一堆
希望能回答到原PO的問題
※ 引述《afoofa (心滿意足 *^^*)》之銘言:
: 我們目前的競爭對手有 中國, 韓國, 日本, 越南, 泰國
: 但是令人傷心的是 還有台灣
: 有一間廠商把機器的功能當作他自己的努力與心血結晶拿去申請專利
: 賣機器給我們的老闆說願意主動幫忙提供機器部分的資料
: 然後我們也要提出所有與此功能有關的設計, 產品照片, 客戶訂單, 出貨紀錄
: 從 2006 年的開始..........
: 就這樣一整天都搞這個就好了啊!!!
: 快被氣死了 而且這還不是第一次有廠商這樣作
: 是怎樣 產品比不過別人就來搞這種小動作 沒道德!!!
--
Tags:
台灣製造
All Comments
By Elma
at 2012-04-15T09:52
at 2012-04-15T09:52
By Edith
at 2012-04-16T14:38
at 2012-04-16T14:38
By Andy
at 2012-04-19T13:22
at 2012-04-19T13:22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4-22T10:07
at 2012-04-22T10:07
By Callum
at 2012-04-26T17:32
at 2012-04-26T17:32
By Rae
at 2012-04-30T01:00
at 2012-04-30T01:00
By Daniel
at 2012-05-01T22:28
at 2012-05-01T22:28
By Dora
at 2012-05-05T14:13
at 2012-05-05T14:13
By Andy
at 2012-05-08T23:51
at 2012-05-08T23:51
By Oscar
at 2012-05-09T09:13
at 2012-05-09T09:13
By Kyle
at 2012-05-12T15:38
at 2012-05-12T15:38
By Zora
at 2012-05-14T06:25
at 2012-05-14T06:25
By Isla
at 2012-05-17T10:44
at 2012-05-17T10:44
By Ina
at 2012-05-19T08:26
at 2012-05-19T08:26
Related Posts
內耗比較可怕還是外敵比較可怕
By Annie
at 2012-04-13T15:27
at 2012-04-13T15:27
可立潔五月份優惠搶先公布及漲價通知
By Olga
at 2012-04-13T10:02
at 2012-04-13T10:02
最近發現的好東西-木酢液
By Hedy
at 2012-04-13T01:02
at 2012-04-13T01:02
可立潔通路增加了
By George
at 2012-04-12T10:53
at 2012-04-12T10:53
雨鞋
By Connor
at 2012-04-11T23:21
at 2012-04-11T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