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台灣真的作不出有價值品牌嗎? - 台灣製造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2-03-08T16:24

Table of Contents

台灣毛利率達到兩位數的還有自行車產業
自行車王國(其實稱自行車製造王國應該比較貼切)還是台灣
有不少產業已經在仿效自行車業因應中國崛起的作法
下面是幾年前找的資料

《經濟書摘》A-Team 寫騎蹟
【劉金標】

2002年,A-Team成立了,它標誌著台灣自行車產業的轉型。2007年,台灣自行車出口的
FOB(離岸價格)平均單價高達222美元,正好是A-Team 成立前一年2001年的兩倍,不僅
如此,出口台數也已止跌回升,台灣已經成為全球高級自行車研發、製造及供應的重鎮。

我很榮幸能全程參與其事,從倡議成立A-Team、努力轉型,到A-Team的開花結果,見證了
這段產業轉型的過程和喜悅。

就在A-Team成立之前,台灣自行車隨著產業外移到中國及東南亞地區,逐漸瀕臨空洞化的
危機。

當時身為龍頭企業的主持人,我非常擔憂情況的惡化,將會使台灣自行車工業長期建立的
根基毀於一旦,如果我們不努力救亡圖存,產業的空洞化和瓦解只是遲早的問題。然而,
台灣仍然具有諸多優勢,並非不可為,但一定要有人出面力挽狂瀾。

如果只有成車廠願意根留台灣,而零件廠商群不願意留下,是不可能成事的,如果只有巨
大機械願意留下來,仍然無法建立足夠的規模經濟。於是,我主動邀請第二大成車廠美利
達公司,結合志同道合的零件廠商共商大計,終於促成了A-Team的成立。

七年來,A-Team獲得經濟部工業局的支持和協助,協調中衛中心、國瑞汽車、慧國工業以
及工研院等單位,協助業者導入TPS(豐田式生產體系),持續改善生產管理體系,進行
協同開發等專案。

由於A-Team成員的努力,透過集體學習成長,加諸政府及相關單位的協助,成功地讓台灣
自行車業轉型,產銷創新價值及高附加價值產品。

A-Team的故事也是自行車產業自救轉型成功的故事,它打破了下列二項魔咒:

其一,工業產品的價格只會愈做愈低,但A-Team卻在六年之間讓出口平均單價倍增。

其二,過去大家都認為同行是冤家,競爭者之間不可能合作,然而,A-Team卻讓前兩大成
車廠為了振興產業的共同目標而攜手合作。

A-Team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龍頭廠商的使命感和熱忱。龍頭廠商必須具有強烈的使命感,
以產業的興衰為己任,並以強烈的熱忱充分發揮其龍頭企業的影響力,願意以更寬廣的胸
襟,無私地開放自家工廠提供觀摩學習,提升包括競爭對手等所有成員的實力,才能帶領
整個供應體系的轉型,促成產業的升級。

(作者是巨大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本文摘自《A-Team 逆轉勝》新書,五之一

【2009-10-12/經濟日報/A17版/經營管理】


〈經濟書摘〉自行車新天堂
【曾崧柱】

自行車A-Team產業聯盟從2002年成立至今已屆七年。隨著國際能源價格的高漲以及全球節
能減碳趨勢的帶動下,近年來自行車騎乘文化一時蔚為風尚,身為高級自行車生產重鎮的
台灣在這股風潮中自然備受矚目,可謂是當前大紅大紫的產業。

回溯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50餘年來,從裝配生產、擴大輸出到產業轉型升級等歷程當中,
實際上也曾面臨多次的經營挑戰與危機。直到中國大陸廉價勞工崛起,產業逐漸外移、西
進的壓力之下,才迫使自行車業者開始反思如何利用台灣既有的競爭優勢與合作聯盟的操
作,使產業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也因為這樣的反向思考孕育了自行車A-Team聯盟的誕生


當初由美利達與巨大策劃,並聯合國內10餘家自行車零件同業所組織的A-Team產業聯盟,
最重要的用意是希望把台灣最傑出的自行車零組件業聚集根留台灣,使台灣成為全世界高
級自行車量產供應及零組件研究創新的重鎮。這樣的理想與願景,在七年的苦心經營與成
員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結成豐碩的果實。

隨著A-Team的成功運作,不僅讓台灣重返自行車王國的榮耀,這股傳奇的旋風同時也在業
界發酵,不少人對於A-Team的成立、運作模式與成功關鍵好奇,也希望能了解箇中精髓。

A-Team的經營成果,在今日全球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更顯出自行車業在經營管理及研究創
新上的成就,不僅因為它是台灣自行車產業提升競爭力的自發性組織,同時也因為它打破
了傳統上殺價競爭、以量取勝的迷思,以同業整合模式提升了台灣產品在國際上的高品牌
價值形象。

究竟A-Team是如何帶領著自行車產業的成員,達成台灣自行車精品化的夢想?又到底是什
麼樣的管理方式或是奧妙魔法,將原本該是競爭對手的兩家整車廠,攜手將上下游的零件
協力廠成為價值共創的生命共同體?在詭譎多變與競爭激烈的環境之下,A-Team的成功整
合模式,可為其他傳統產業樹立一個產業群聚的成功典範。

為使更多產業也能透過相同的運作,提升競爭優勢,在經濟部工業局及中衛發展中心的策
動下,出版《A-Team逆轉勝》,期望帶給台灣產業更多的信心與希望,並作為台灣產業變
革的參考與借鏡。

(作者是社團法人台灣自行車協進會(A-Team)會長,本文摘自《A-Team逆轉勝》新書,
五之二)
【2009-10-13/經濟日報/A17版/經營管理】

絕地反攻 產業重生

台灣沒有一個產業像自行車產業一樣,由幾乎要全部外移的絕境,化危機為轉機,不但根
留台灣、擴大投資,且營收、獲利大幅成長,還躋身全球自行車產業製造重鎮。
這一切要從A-Team(社團法人台灣自行車協進會)的成立說起。

2002年10月,台中福華飯店一樓咖啡廳,兩大自行車產業龍頭:巨大董事長劉金標和美利
達董事長曾鼎煌各帶著兩位重要幹部,進行一場攸關台灣自行車產業生死存亡的「三三對
談」。

劉金標帶的是總經理羅祥安和執行長顏清鑫,曾鼎煌則帶著兒子、美利達總經理曾崧柱以
及副總經理鄭文祥出席。在這一場嚴肅的對談和之後數次擴大與談陣容的更深入會談後,
兩大自行車成車廠決定「手牽手」,化敵人為盟友,一起輔導零組件廠,鞏固台灣自行車
在全球自行車產業供應鏈的實力,以救亡圖存,讓自行車產業繼續深耕台灣。
是什麼樣的困境,迫使自行車產業兩大龍頭必須卸下心防,共謀解決之道?根源就是1998
年以後台灣自行車產業的急劇衰退。

A-Team創會會長、巨大總經理羅祥安說,那時的自行車產業負責人、重要幹部大都長年在
中國大陸,有的甚至連研發也移到中國大陸去,台灣自行車產業逐漸面臨空洞化的危機。
巨大董事長劉金標那時曾在公會開會時建議,產業界要正視這個問題。
當時自行車產業的負責人大都在中國大陸,出席在台灣舉行的公會會員大會或理監事會議
的沒幾個,討論結果也都不了了之。

有些貿易商性質較濃的公會會員甚至還說,以製造為主的會員是執迷不悟,因為他們認為
台灣自行車在製造領域已經沒有希望,因此雖然開了會,也提出了建議,但並沒有什麼交
集。

接下來的2000年台北自行車展,業者逐漸感受國外客戶看展興趣明顯降低,國內自行車業
者參展的意願也大幅降低,只有巨大等少數幾家在撐場面。

在車展的接單量也明顯不如以前,因為國外客戶認為沒有必要到台北來看展。

車展的冷清,讓國際自行車專業雜誌,都以「台灣是否從全球自行車產業版圖消失」為標
題,形容當時台灣的自行車產業由全球第一迅速殞落的情況。

劉金標、曾鼎煌等自行車產業領袖於是警覺到,台灣必須趕快改變。在業界大老的認知裡
,台灣自行車產業擁有30多年的技術和人才,不但應該很有前途,而且更可以做到兩岸並
重的程度。因此由巨大和美利達共同發起,希望找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實現這樣的理想
。A-Team的構想,由此產生。

【本文摘自《A-Team逆轉勝》新書,五之三 】
【2009-10-14/經濟日報/A19版/經營管理】

天龍特攻隊挑戰不可能

A-Team成立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成為台灣自行車產業的中流柢柱。尤其A-Team創立的
時間點,正是台灣自行車產業面臨生死存亡的重要關頭,因此在那個充滿危機的時刻裡,
A-Team必須要帶領業者先挺得住,再想辦法逆流而上、化危機為轉機,並進而開創新局。

A-Team名稱的由來,有一個有趣的故事,20年前台灣電視節目有一個很受歡迎的影集叫「
天龍特攻隊」,英文名字正是A-Team。影集的主角,來自四面八方;大家熟知的角色如怪
頭、小白、笑狼等,專長各有不同,但每次出擊都能各自發揮所長,圓滿達成不可能的任
務。每當完成任務時,蹺著腳、抽根雪茄,「那種感覺真好」羅祥安說。

羅祥安認為,「天龍特攻隊」完成不可能任務的精神,正是台灣自行車產業要追求的目標
,因此就把這個影集的名字,引用為負有讓台灣自行車產業重新出發重任的組織名稱。
另一方面,英文的A也是第一、最優秀的等級,不論是學校成績(A+)、產品等級(A
Class)等,都代表「最好」。取名A-Team代表的意義,是這個組織的成員以生產高級產
品為最重要宗旨,同時也是客戶的最佳選擇。取英文名稱,同時也可以打破公司、地區的
限制,會員不必自限於台灣地區。A-Team成立五年後,已有不少國外的贊助會員,不只贊
助會費,也都參加每年的會員大會,和台灣的會員一起共謀進軍全球高級車市場的大計。

巨大執行長顏清鑫回憶剛開始時,大家曾想過要取名為X-Team,但「X」代表不確定性,
在那個不確定的年代,取這個名字到底好不好,引發疑慮。再加上那時剛好有一本書《A
to A+》(中文譯名為《基業長青》),觸發了大家的靈感;因為「A」是「Best」(最好
),取名「A-Team」,代表「最好的組織」,何況還有上述羅祥安所提到影集「天龍特攻
隊」的組織特質等考量因素,大家都認為「A-Team」的名稱不錯,於是敲定了這個名字,
而中文名稱則登記為「台灣自行車協進會」。

要辦理A-Team的組織登記,就必須要有組織章程。因此,業界公認文筆最好的美利達副總
經理鄭文祥就開始起草章程,並交由顏清鑫校稿。A-Team歷經七年,章程也改了很多次。
包括入會條款、出會條款等,都曾經改過,以符合當時的環境。

【本文摘自《A-Team逆轉勝》新書,五之四】
【2009-10-15/經濟日報/A21版/經營管理】

對手變牽手看見品牌大未來

全球自行車市場很大,不論是巨大或美利達,其實都可以和第二家競爭對手合作,不怕彼
此競爭。但誠如A-Team創會會長、巨大總經理羅祥安所說,那個時候台灣廠商共同面對的
是中國大陸的威脅,大家並肩作戰都來不及,根本沒有必要再分彼此。而巨大和美利達之
間,不但從未發生過互搶客戶的情形,加上兩家老闆的私交本來就很好,彼此的互信基礎
穩固,所以龐大的市場商機,當然足夠大家一起角逐。

2007年開始,A-Team進入下一階段,亦即品牌經營。各會員也都要提出計畫,把自家公司
三年內想要達到的目標為何,說個清楚。

要打造品牌,除了產品製造品質要好以外,還要有創意,才能創造品牌的價值。但是,「
A-Team會員廠大都是在江湖中打滾出來的,在創意方面較為缺乏;而且自行車產業的老闆
大都是黑手起家、很傳統,不過沒關係,氣質不夠好,無所謂,重要的是要加強補足,」
羅祥安說。

因此,2007年開始,A-Team事務局開始邀請各方名師前來為會員老闆們講課,讓各家老闆
能多方面學習。受邀請的名師如藝文教授蔣勳講美學,另外也邀請台灣創意中心的講師,
來教導如何將生活素養融入產品的設計。透過這種有計畫地灌輸美學、哲學概念的方式,
讓自行車不再是工業的產品,而是生活必需品,同時也提升老闆們的人文素養及生活品味


沒想到老闆們對這些課程的反應,卻是非常的好。聽了蔣勳的課之後,不少老闆都說:「
上過這些課,才發現聽課前的這輩子是白活了。」老闆們於是決定,未來要把美的觀念和
創意,融入到生活和產品中。可見得這些課程不只對公司的產品創意有幫助,對老闆私底
下的生活,也起了很大的變化。

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研發條件提升後,老闆的創意和人文素養也跟著提升,對於推廣品牌的
信心更為十足。因為產品品質達到一定水準,加上本來就有的產品名稱,品牌的定位就有
了。事實上,2008年的台北自行車展中,就已經有很多品牌出現。

協助打造捷安特品牌的羅祥安說,「自行車產業如果有自有品牌,就不必等人家點頭才能
生產。」因此建立品牌是A-Team很重要的任務和目標。

(本文摘自《A-Team逆轉勝》新書,系列完)
【2009-10-16/經濟日報/A21版/經營管理】

--

All Comments

William avatar
By William
at 2012-03-09T12:00
推一個 自行車產業的發展和態度真的是真正台灣之光
Ethan avatar
By Ethan
at 2012-03-09T21:28
工研院跟龍頭都進去 這樣才是良性競爭啊..
Heather avatar
By Heather
at 2012-03-12T14:51
推!
Eden avatar
By Eden
at 2012-03-15T18:07
其實台灣遊艇業才是利潤真正高的...
Christine avatar
By Christine
at 2012-03-24T04:26
薩科私風好像也不賴?
Puput avatar
By Puput
at 2012-03-28T21:37
saxophone吧 后里

Lifeway生活服飾排汗衣心得分享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2-03-08T13:16
好讀網誌板,無音樂、無密碼、有圖 http://www.wretch.cc/blog/heymimi0613/357550 賣家名稱: lifeway 網址: http://www.life-way.com.tw/index.php?type=0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之前有一個新聞說,消基會檢測出 ...

可立潔2x去霉易

Zora avatar
By Zora
at 2012-03-07T22:09
超簡單心得 我家附近松青改裝 也終於在架上看到去霉易 (之前這家的可立潔產品只有洗碗精) 讓我本來要開合購的手又縮回來 台北多雨 讓我這南部長大的小孩天天都有快發霉的感覺 何況是我的浴室 尤其我沒有洗完澡拖地板的習慣 所以浴缸旁的矽利康根本完全是黑的! 有圖有真相 http://i.imgur. ...

台灣這樣該怎麼競爭

Iris avatar
By Iris
at 2012-03-06T17:50
簡單介紹一下我買的MIT毛巾 廠商是宸緯 1700(實際是1699)在遠東百貨的專櫃可以買到: 一條大浴巾 一條長毛巾(運動時可以掛在脖子上那種) 一條擦臉巾(正方形) 送一小條擦手巾 大概10x15cm 當初我被吸引是因為銷售人員一看到我 就直接跟我說 小姐我幫您擦擦眼鏡好嗎? 有戴眼鏡的人都知道 一般 ...

台灣這樣該怎麼競爭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2-03-06T14:42
※ 引述《rothenberger (把LBJ放進福島反應爐)》之銘言: : 各位知道 COSTCO 有款商業浴巾 品牌是MARTEX 純白的 : 7X * 14X 公分 就是正常大小的浴巾 六件才 七百多塊錢 : 我找代買幫我買 我買兩件 350含運 用洗衣機先洗個兩次 ...

電器類微笑標章(MIT)

Suhail Hany avatar
By Suhail Hany
at 2012-03-06T11:19
最近公司要想申請MIT微笑標章 去看了一下家電類的申請資格為: 8項至少須具有6項為國產件 才發現冷氣或電風扇中的最重要的心臟 也是占成本最高的零件: 馬達或壓縮機 即使是大陸製 其他塑膠電線等只要台灣製 也可以and#34;合法and#34;申請過關掛上MIT牌子嗎? 如果是,電器M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