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這樣該怎麼競爭 - 台灣製造
By Noah
at 2012-03-06T14:42
at 2012-03-06T14:42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rothenberger (把LBJ放進福島反應爐)》之銘言:
: 各位知道 COSTCO 有款商業浴巾 品牌是MARTEX 純白的
: 7X * 14X 公分 就是正常大小的浴巾 六件才 七百多塊錢
: 我找代買幫我買 我買兩件 350含運 用洗衣機先洗個兩次 才拿來用
: 完全不會掉毛 擦起來好舒服 也很厚
: 我在愛買買過台灣製的浴巾 難用到爆 而且又不厚
: 後來看到 台灣永鵬 興隆毛巾的 購物網 挖娘威 最便宜都要兩百多塊錢
: 這樣是要怎樣競爭?
: 光賣個浴巾都賣輸國外進口品牌
: COSTCO不用生產 就能進到比台灣浴巾便宜好幾成的產品
: 便宜個一兩成 我可能還會想說買台灣貨好了
: 便宜好幾成 我想我還是選便宜又"好用"的
既然你的標題是"台灣這樣該怎麼競爭"
那我就依照這個案例來談一下 台灣的毛巾浴巾到底要怎麼競爭
首先,成本問題
costco這種東西可能是單一品項供應給全世界的分店
所以數量...就先不用考慮了
人家賣一百萬條的時候 你台灣製的品牌賣不知道有沒有一萬條
工資,台灣當然也沒有優勢,這不再廢言
品牌?截至目前為止
我想對於消費者來說 毛巾沒有明顯的品牌成見或是偏好
至於通路品牌costco給消費者的信賴感
鐵定比知名度較低的國產品牌來的好
所以要怎麼競爭?
一開始你就要認清楚,不可能再去走拼價錢的路線
你要做品質相對更好的東西 然後讓消費者願意多掏錢買
用這個案例來說,
原PO對於浴巾的期待是不掉毛、厚、便宜
以價差1.5倍的情況下
顯然台灣廠商的品牌和行銷並沒有說服原PO去買貴1.5倍的東西
看出來問題在哪了嗎??
問題在三個地方
1."可能"現實就是產品沒有競爭力,只是靠MIT標章在騙吃騙吃
如果是這種可能,那確實是沒有競爭力,就算是國貨版我也會覺得該給它倒
2.物品的品質比較高、機能比較好,
但沒有行銷能力,所以無法呈現出來吸引消費者
(舉個反例來幫助理解:
就像買車的人 他會覺得賓士比裕隆貴好多
但他不會說「那麼貴 賣給鬼?」 因為他的認知裡面賓士就是有那麼好)
消費者當然不懂,也不太可能有消費者會比生產毛巾的廠商專業
你把他教會、知道東西好壞,你東西就賣得出去
就算賣不出去也不會留一個這種「不知道在貴什麼/沒競爭力」的負面印象
3.品牌沒有建立起來,消費者不認識你
你的品牌對消費者不具意義,沒有價值感也沒有信賴感,
那他當然會從價格開始選
這是很多台灣廠商的盲點,
而且很喜歡用"不打廣告 不行銷 省下來回饋給消費者"這種論調來遮掩
然後覺得孤芳自賞、眾人皆醉我獨醒、消費者都被騙
不,這只是因為你懶、不願意做,或不具備經營品牌的能力,
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人家賣得比你貴,也賣得比你好。
經營品牌和產品行銷 都是能力 而且是會賺錢的能力
如果只會抱著產線的技術和品質自滿,那最多也只會有頂級代工廠商的格調
所以消費者要便宜的毛巾,會去菜市場、夜市或costco
要好的毛巾也會去找聽過的成衣品牌
從原PO這次的消費行為,
我們可以看到國產的毛巾在這次的戰役中小輸了一場
原PO的消費邏輯也不能說是不合理。
而如果他不在意台灣製,他也不會特別找過資料(或至少查過價錢)
再到本版來分享資訊。
他花費他的心力、提供資訊和觀點,
我個人覺得沒什麼好噓、好反對的
反而是國產品的廠商應該仔細的想想,
這種會特別去查MIT產品的潛在客戶都留不住,
到底是有什麼缺失? 應該從哪裡著手來改進?
--
: 各位知道 COSTCO 有款商業浴巾 品牌是MARTEX 純白的
: 7X * 14X 公分 就是正常大小的浴巾 六件才 七百多塊錢
: 我找代買幫我買 我買兩件 350含運 用洗衣機先洗個兩次 才拿來用
: 完全不會掉毛 擦起來好舒服 也很厚
: 我在愛買買過台灣製的浴巾 難用到爆 而且又不厚
: 後來看到 台灣永鵬 興隆毛巾的 購物網 挖娘威 最便宜都要兩百多塊錢
: 這樣是要怎樣競爭?
: 光賣個浴巾都賣輸國外進口品牌
: COSTCO不用生產 就能進到比台灣浴巾便宜好幾成的產品
: 便宜個一兩成 我可能還會想說買台灣貨好了
: 便宜好幾成 我想我還是選便宜又"好用"的
既然你的標題是"台灣這樣該怎麼競爭"
那我就依照這個案例來談一下 台灣的毛巾浴巾到底要怎麼競爭
首先,成本問題
costco這種東西可能是單一品項供應給全世界的分店
所以數量...就先不用考慮了
人家賣一百萬條的時候 你台灣製的品牌賣不知道有沒有一萬條
工資,台灣當然也沒有優勢,這不再廢言
品牌?截至目前為止
我想對於消費者來說 毛巾沒有明顯的品牌成見或是偏好
至於通路品牌costco給消費者的信賴感
鐵定比知名度較低的國產品牌來的好
所以要怎麼競爭?
一開始你就要認清楚,不可能再去走拼價錢的路線
你要做品質相對更好的東西 然後讓消費者願意多掏錢買
用這個案例來說,
原PO對於浴巾的期待是不掉毛、厚、便宜
以價差1.5倍的情況下
顯然台灣廠商的品牌和行銷並沒有說服原PO去買貴1.5倍的東西
看出來問題在哪了嗎??
問題在三個地方
1."可能"現實就是產品沒有競爭力,只是靠MIT標章在騙吃騙吃
如果是這種可能,那確實是沒有競爭力,就算是國貨版我也會覺得該給它倒
2.物品的品質比較高、機能比較好,
但沒有行銷能力,所以無法呈現出來吸引消費者
(舉個反例來幫助理解:
就像買車的人 他會覺得賓士比裕隆貴好多
但他不會說「那麼貴 賣給鬼?」 因為他的認知裡面賓士就是有那麼好)
消費者當然不懂,也不太可能有消費者會比生產毛巾的廠商專業
你把他教會、知道東西好壞,你東西就賣得出去
就算賣不出去也不會留一個這種「不知道在貴什麼/沒競爭力」的負面印象
3.品牌沒有建立起來,消費者不認識你
你的品牌對消費者不具意義,沒有價值感也沒有信賴感,
那他當然會從價格開始選
這是很多台灣廠商的盲點,
而且很喜歡用"不打廣告 不行銷 省下來回饋給消費者"這種論調來遮掩
然後覺得孤芳自賞、眾人皆醉我獨醒、消費者都被騙
不,這只是因為你懶、不願意做,或不具備經營品牌的能力,
所以只能眼巴巴的看著人家賣得比你貴,也賣得比你好。
經營品牌和產品行銷 都是能力 而且是會賺錢的能力
如果只會抱著產線的技術和品質自滿,那最多也只會有頂級代工廠商的格調
所以消費者要便宜的毛巾,會去菜市場、夜市或costco
要好的毛巾也會去找聽過的成衣品牌
從原PO這次的消費行為,
我們可以看到國產的毛巾在這次的戰役中小輸了一場
原PO的消費邏輯也不能說是不合理。
而如果他不在意台灣製,他也不會特別找過資料(或至少查過價錢)
再到本版來分享資訊。
他花費他的心力、提供資訊和觀點,
我個人覺得沒什麼好噓、好反對的
反而是國產品的廠商應該仔細的想想,
這種會特別去查MIT產品的潛在客戶都留不住,
到底是有什麼缺失? 應該從哪裡著手來改進?
--
Tags:
台灣製造
All Comments
By George
at 2012-03-09T06:28
at 2012-03-09T06:28
By Sierra Rose
at 2012-03-13T12:15
at 2012-03-13T12:15
By Michael
at 2012-03-16T09:45
at 2012-03-16T09:45
By Kyle
at 2012-03-17T14:11
at 2012-03-17T14:11
By Regina
at 2012-03-21T22:19
at 2012-03-21T22:19
By Kumar
at 2012-03-26T00:50
at 2012-03-26T00:50
By Hedda
at 2012-03-28T04:36
at 2012-03-28T04:36
By Charlotte
at 2012-03-28T21:37
at 2012-03-28T21:37
By Bethany
at 2012-03-30T19:46
at 2012-03-30T19:46
By Connor
at 2012-04-01T09:55
at 2012-04-01T09:55
By Agnes
at 2012-04-01T13:32
at 2012-04-01T13:32
By Puput
at 2012-04-05T07:50
at 2012-04-05T07:50
By Belly
at 2012-04-09T09:38
at 2012-04-09T09:38
By Puput
at 2012-04-11T17:15
at 2012-04-11T17:15
By Rebecca
at 2012-04-13T02:51
at 2012-04-13T02:51
By Anonymous
at 2012-04-15T19:35
at 2012-04-15T19:35
By Skylar Davis
at 2012-04-19T03:04
at 2012-04-19T03:04
By Edward Lewis
at 2012-04-21T21:14
at 2012-04-21T21:14
By Elizabeth
at 2012-04-26T08:52
at 2012-04-26T08:52
By Puput
at 2012-04-27T16:21
at 2012-04-27T16:21
By Andrew
at 2012-05-01T20:48
at 2012-05-01T20:48
By Mason
at 2012-05-02T05:38
at 2012-05-02T05:38
By Isabella
at 2012-05-04T22:41
at 2012-05-04T22:41
By Madame
at 2012-05-08T06:33
at 2012-05-08T06:33
By Genevieve
at 2012-05-08T10:39
at 2012-05-08T10:39
By George
at 2012-05-11T09:32
at 2012-05-11T09:32
By John
at 2012-05-14T18:31
at 2012-05-14T18:31
By Una
at 2012-05-16T21:55
at 2012-05-16T21:55
By Olga
at 2012-05-18T14:46
at 2012-05-18T14:46
By Carol
at 2012-05-22T09:22
at 2012-05-22T09:22
By Candice
at 2012-05-23T20:24
at 2012-05-23T20:24
By Zanna
at 2012-05-26T00:29
at 2012-05-26T00:29
By John
at 2012-05-28T11:15
at 2012-05-28T11:15
By Michael
at 2012-06-02T07:10
at 2012-06-02T07:10
Related Posts
電器類微笑標章(MIT)
By Suhail Hany
at 2012-03-06T11:19
at 2012-03-06T11:19
請問有推薦大尺碼的襪子嗎?
By Callum
at 2012-03-06T04:22
at 2012-03-06T04:22
Shoes Party台灣製真皮蝴蝶結莫卡辛
By Ethan
at 2012-03-06T00:14
at 2012-03-06T00:14
終於讓我等到發霉之可立潔2x去霉易
By Irma
at 2012-03-05T15:01
at 2012-03-05T15:01
台灣這樣該怎麼競爭
By Catherine
at 2012-03-05T13:50
at 2012-03-05T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