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台灣真的作不出有價值品牌嗎? - 台灣製造

Noah avatar
By Noah
at 2012-03-04T04:08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leiture ()》之銘言:
謝謝 這篇文章把我沒有整理清楚的事情處理的非常好,
我再補充一點點東西

首先如果沒有lativ的自我炸裂,這部分的問題不會浮上檯面
有機會被拿出來討論;
我會在這個主題底下延伸談,就是因為有這個前提,
另外一點就是相當比例的版友對於成衣產業
或是產品/品牌/行銷有相當程度的誤解



接下來補充這一段(希望截文沒有斷章取義而誤會您的意思)

: 5.台灣的消費者必須經過學習,否則不懂得何謂「好產品」。


消費者需要學習,身為品牌經營者/產品提供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教育。

例如,購物台的"專家"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如此
(即便他們常常提供不精確的錯誤資訊)
他告訴你說這台相機可以做什麼、拍什麼影片、幾連拍....等等
這就是他提供的服務,和建立的品牌和價值感


基於他們提供的教育品質和產品價位,購物台賣相機在一些專門取向的討論區中
評價都是極為惡劣
但不可諱言的是,他們確實也因為提供這樣的資訊來建立品牌
並且成功獲利。


教育消費者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知識本身和傳播這些知識也是技術
而這是很多人沒有能力做,
別人做了消費者買單、而被無視或輕視的重點




這裡勘一個邏輯上的謬誤
: 如果台灣的消費者不懂得好產品,選擇MIT是基於「物美價廉」、「便宜」,也就
: 是認同「MIT=便宜」的預期心理,為何有「MIT撐不起一個平價品牌」的問題?

: 顯然假設前提有誤,台灣的消費者正是認知到「MIT=品質」,因而對MIT訴求的行
: 銷,或MIT品牌產生「信賴感」。至於MIT商品價格超出預算(例如一件T恤1000元)
: 而放棄購買,是另一項消費選擇,不能跟MIT混為一談。(照價購買的也大有人在)


這答案很簡單,因為台灣製註定不會是最便宜,成本壓不下來

市場已經告訴我們很多次,
一樣的品質,其他產地比台灣便宜兩成的時候
產線和消費者會自動做出選擇

台灣成衣業不是一兩個騙子弄死的,是這幾十年來逐漸轉型而凋零的
想要讓夕陽再次升起 就要想辦法提升價值

政府這幾年推廣的、本版成立的宗旨
也都是要讓MIT去形成一個品牌價值

騙子拿這個品牌出來撞騙,被吐口水,是他活該該死
我們能想的是怎麼共同去提升並且認同這塊品牌


先把招牌擦亮、弄好,而不是囫圇吞棗的招牌掛上去就要拿出來賣。


--

再次感謝您清楚的文字和流暢的說明 :)

--

All Comments

Re: 台灣真的作不出有價值品牌嗎?

Annie avatar
By Annie
at 2012-03-03T08:09
※ 引述《wyytwo (小白)》之銘言: : 台灣的傳統產業一定不能沒落 : 我們有創造力也有想像力 : 只是我們缺乏結合的組織與架構 : 大家要一起合作 : 我覺得台灣有很多創造力是很獨特的 : 大家要一起合作 : 如異業結合 : 咖啡廳+創意擺飾 : 髮型+彩妝+服飾 : 電影票根集點送系列禮品 : ...

最近在找女靴

Damian avatar
By Damian
at 2012-03-02T22:26
最近在找女靴 板友有推薦ESTELLA 所以想請問ESTLLA有實體店面嗎 請找老婆去試穿~~謝謝了 PS:DIANA的靴子推薦嗎 -- 再好、再不好,那都已經過去了 你還有下一個明天,還是要不斷的往前走 因為陳金鋒 52號變的更有意義~~~~ ~Jx ...

Re: 台灣真的作不出有價值品牌嗎?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12-03-01T22:24
幾年前在大家都說不可以鎖國重視兩岸貿易時 我就一再得在政治版說要繼續保持保護台灣這些傳統產業 一直到現在一直在宣揚兩岸的貿易 我們台灣的好東西是貿易出去的(台灣人不一定知道用的到吃的到) 然後進口一堆有的沒的 為的不就是這些經濟數字 可是我們小老百姓? 台灣的傳統產業一定不能沒落 我們有創造力 ...

Re: 請問怎麼選台灣產的女生內衣

Madame avatar
By Madame
at 2012-03-01T21:02
※ 引述《withjoy (withjoy)》之銘言: : 像曼戴瑪蓮.華歌爾好像都是大陸做的 : 菜市場的品質差也都是大陸做的 : 哪裡有好的台製女生內衣呀 : 又商人會不會把大陸做的貼上台製標籤呀 最近剛好去選購內衣,誤打誤撞的看到賣場外的商店街特價 選完才發現,這挺不錯穿的內衣是台灣的內衣品牌呢~! ...

台灣真的作不出有價值品牌嗎?

Connor avatar
By Connor
at 2012-03-01T19:20
andlt;轉貼至 http://forum.businessweekly.com.tw/topic.aspx?fid=2andamp;tid=220 andgt; 分享一位台灣廠商經營品牌的心聲 內文如下: 台灣廠商有著共同的痛..因為, 不管是代工廠,品牌廠也好,作的事,目標都是一樣. and#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