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台灣真的作不出有價值品牌嗎? - 台灣製造
By Robert
at 2012-03-01T22:24
at 2012-03-01T22:24
Table of Contents
幾年前在大家都說不可以鎖國重視兩岸貿易時
我就一再得在政治版說要繼續保持保護台灣這些傳統產業
一直到現在一直在宣揚兩岸的貿易
我們台灣的好東西是貿易出去的(台灣人不一定知道用的到吃的到)
然後進口一堆有的沒的
為的不就是這些經濟數字
可是我們小老百姓?
台灣的傳統產業一定不能沒落
我們有創造力也有想像力
只是我們缺乏結合的組織與架構
大家要一起合作
我覺得台灣有很多創造力是很獨特的
大家要一起合作
如異業結合
咖啡廳+創意擺飾
髮型+彩妝+服飾
電影票根集點送系列禮品
台灣幾大景點集章送台灣設計MIT禮品
以後想到再繼續說
另外推薦一個賣mit好物的網站:
http://www.gigade100.com/ 吉甲地市集
誰說台灣沒品牌!
※ 引述《i760125 (pang)》之銘言:
: <轉貼至 http://forum.businessweekly.com.tw/topic.aspx?fid=2&tid=220 >
: 分享一位台灣廠商經營品牌的心聲
: 內文如下:
: 台灣廠商有著共同的痛..因為, 不管是代工廠,品牌廠也好,作的事,目標都是一樣. "更
: 便宜""更低的成本"..
: 為什麼呢? 因為台灣的廠商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想像力跟創造力", 造不出客戶心中夢
: 想的逸品, 只好一昧的當老二, 而老二能夠跟老大競爭, 也是唯一的理由就是"便宜又好用
: "..
: 一方面, 這跟我們的教育體制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的教育教學生最重要的事情- 答對問題.
: 不是問問題, 不是思考黑白之外的其它可能性.. 而"問問題" 在我們的教育中, 幾乎是一片
: 空白..
: 另外, 就是我們追求低成本, 低成本往往跟營收極大化, 效率化有很大的關係, 加外每家廠
: 商都是老二心態, 於是我們有了一堆追求低成本的廠商, 生產了過多的產品, 造成了巿場供
: 過於求, 供過於求的結果當然就是不斷的殺價, 跌價.
: 代工廠是毛三到四, 一,二加油! ICT 的品牌商,ASUS,ACER, BENQ, 毛利也是5-10%, 扣掉費
: 用也是1%,2%.. 只要遇到匯率, 庫存, 原物料下跌, 幾乎都是虧錢的..
: 當然, 在許多人心裏, 包括我在奇美的同事, 都認為是一場免不了的宿命, 逃不過的命運..
: 能撐多久是多久..
: 台灣怎麼可能創造出品牌? 我們又不懂客戶, 又不懂設計, 也不懂行銷, 也不懂通路, 而且
: 品牌真的有那麼好賺嗎? 為什麼大家都不作?
: ---
: 品牌效應有多大? 好的品牌, 經營不好的品牌, 差距是很大的..而台灣的品牌, 大多稱不上
: 是有價值的品牌, 頂多就是一個名字而已.. 所作的產品, 都是一般性產品, 沒有鑑別度,
: 因此最後只好以價格取勝..
: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store&func=style_show&SR_NO=DMAL07
: 這是pchome的光觸媒捕蚊器, 零零種種加起來有25,26家左右, 便宜的399,499,599, 貴的
: 1680,1900,2000都有..
: 而左邊有個銷售排行榜..大多時候, 我們的產品都佔了前三名甚至前四名, 唯一空出的位置
: 幾乎都是低價品...
: 第一名恰好是我們目前的頂極款, 售價足足是低價品的3到4倍, 就算是我們的低價機種, 售
: 價也比低價款貴了30%,甚至50%.
: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件事: 1. 低價不見得是王 2. 客戶願意為了品牌偏好(也許是知名度,
: 服務,安全感,設計感等等)多付幾百元. 而寧可不選較便宜的機種, 縱使是過去的傳統名單(
: 聲寶, 大同)等等在這個領域也完全討不到便宜..
: 而這樣的結果會是什麼? 他會形成一個良性的企業循環.. 我們擁有最高的巿佔率(80%+),
: 享有最高的毛利, 因此我們可以投入大筆的研發費用在設計, 功能改良, 行銷, 售後服務..
: 我們一年投入的研發費用, 可能就比其它廠商一年營收還大.. 我們跟二,三線的廠商因此就
: 會越拉越大..
: 而我們的量產優勢, 也反應在我們的成本上, 我們得以用最好的設計, 最好的材料, 但是整
: 機的成本卻比其它二,三線廠商還低..
: 而在人事成本上, 我們跟許多品牌商一樣, 生產製造我們都是外包, 我們只負責前端的設計
: , 結構, 功能驗證, 還有行銷.. 當然在oem的管控上, 我們還很嫩, 也常常犯錯, 不過還好
: , 我們的高毛利讓我們擁有許多的犯錯本錢..
: 在許多的巿場, 就算領導廠商hold, 二,三線廠商就真的只能喝清湯, 就像我們看apple 的
: 巿場.. apple 的巿佔率只有9%時, 他已經賺走了手機巿場75%的毛利..
: http://unwire.hk/2012/02/07/apples-share-of-profits/apple/
: 但其實不只是apple..在我們的這個小區塊裏也是一樣的現象.. 我們巿佔率約80%, 但是我
: 們卻賺走了這個產業的大部份的利潤.. 其它約20家的業者只能分到湯湯水水 所以, 其它的
: 業者, 充其量只能說是"貿易商",, 他們怎麼有意願,有經費去投入研發, 設計..
: 以我們每年投入設計,研發人力+軟硬體, 一組產品開發等 一年平均就要1000萬上下.. 對電
: 子業來說, 這個數字沒什麼, 但對許多家電業者, 代工業, 貿易商來說, 這根本就是天文數
: 字..
: 我們目前公司10幾個人, 裏面就有三個工業設計師, 一個生技研發人員. 從產品設計, 外盒
: , 平面, 網站, CF(攝影, 錄影, 音樂), 都由我們的設計師一手包辦. 生技負責我們未來蚊
: 子相關產品,技術的研究.
: 之前沒有設計師時, 我們也曾外包產品設計給設計公司, 可是設計公司只能提供外觀設計,
: 可以開模就算結束, 但是許多功能性的東西, 由於不了解我們產業, 產品特性, 他們也沒有
: 風洞,吸力, 吹力, 回風等等工具可以測試, 最後只能丟到垃圾桶去. 產品設計不是只有蓋
: 蓋3D ,ran 個漂亮圖就算了. 以我們來說, 對我們產品的功能, 內在不熟悉根本就設計不出
: 好產品出來..
: 平面攝影, CF 帶我們以為也是外包過, 也許我們出不了大筆錢, 只有幾十萬而已, 所以作
: 不出好作品, 最後, 我們決定這些事情全部拉回來自己作..
: 許多時候, 我認為作品是應該是要歷練過才作的出來, 純綷的委外公司, 在不了解我們公司
: 的內涵下, 只能作出一般般的作品, 而作不出有靈魂的好作品..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CxqszK_7nA
: 然而, 我們會有如此的低毛利, 也是因為過去政府所有的政策都去補助電子業, 讓電子業得
: 以用低成本去跟自己人還有競爭者打價格戰, 我們的奬投, 產發條例, 養沒幾個真的技術領
: 先, 品牌第一的廠商, 倒是養出了"四大慘業", 以及無數的芧山道士的電子業..
: 如果我們不要這麼聚焦在電子業, 去看許多傳產, 那些目前最夯的王品, 晶華就不說了, "
: 花仙子", 對大多數人可能沒聽過, 但是"克潮靈"用過吧" "去味大師"用過, 這些我們不太
: 聽過的公司, 他的毛利卻是高達"50%", 就算是淨利, 也有10%..
: 如果, 我們可以多放一點心力在民生工業上, 消費品巿場, 那裏充滿了許多的機會, 只是在
: 這幾十年不公平的政策對策下, 這些"傳產業"被當作夕陽工業一樣對待, 所有的人, 不管唸
: 什麼產業, 全被電子業用"股票分紅"被吸走了, 直到最近, 這個不合理的條例被員工分紅費
: 用化給取消, 現在還活著的"傳產業"才終於有了公平的基礎, 平反的條件..
--
我就一再得在政治版說要繼續保持保護台灣這些傳統產業
一直到現在一直在宣揚兩岸的貿易
我們台灣的好東西是貿易出去的(台灣人不一定知道用的到吃的到)
然後進口一堆有的沒的
為的不就是這些經濟數字
可是我們小老百姓?
台灣的傳統產業一定不能沒落
我們有創造力也有想像力
只是我們缺乏結合的組織與架構
大家要一起合作
我覺得台灣有很多創造力是很獨特的
大家要一起合作
如異業結合
咖啡廳+創意擺飾
髮型+彩妝+服飾
電影票根集點送系列禮品
台灣幾大景點集章送台灣設計MIT禮品
以後想到再繼續說
另外推薦一個賣mit好物的網站:
http://www.gigade100.com/ 吉甲地市集
誰說台灣沒品牌!
※ 引述《i760125 (pang)》之銘言:
: <轉貼至 http://forum.businessweekly.com.tw/topic.aspx?fid=2&tid=220 >
: 分享一位台灣廠商經營品牌的心聲
: 內文如下:
: 台灣廠商有著共同的痛..因為, 不管是代工廠,品牌廠也好,作的事,目標都是一樣. "更
: 便宜""更低的成本"..
: 為什麼呢? 因為台灣的廠商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想像力跟創造力", 造不出客戶心中夢
: 想的逸品, 只好一昧的當老二, 而老二能夠跟老大競爭, 也是唯一的理由就是"便宜又好用
: "..
: 一方面, 這跟我們的教育體制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的教育教學生最重要的事情- 答對問題.
: 不是問問題, 不是思考黑白之外的其它可能性.. 而"問問題" 在我們的教育中, 幾乎是一片
: 空白..
: 另外, 就是我們追求低成本, 低成本往往跟營收極大化, 效率化有很大的關係, 加外每家廠
: 商都是老二心態, 於是我們有了一堆追求低成本的廠商, 生產了過多的產品, 造成了巿場供
: 過於求, 供過於求的結果當然就是不斷的殺價, 跌價.
: 代工廠是毛三到四, 一,二加油! ICT 的品牌商,ASUS,ACER, BENQ, 毛利也是5-10%, 扣掉費
: 用也是1%,2%.. 只要遇到匯率, 庫存, 原物料下跌, 幾乎都是虧錢的..
: 當然, 在許多人心裏, 包括我在奇美的同事, 都認為是一場免不了的宿命, 逃不過的命運..
: 能撐多久是多久..
: 台灣怎麼可能創造出品牌? 我們又不懂客戶, 又不懂設計, 也不懂行銷, 也不懂通路, 而且
: 品牌真的有那麼好賺嗎? 為什麼大家都不作?
: ---
: 品牌效應有多大? 好的品牌, 經營不好的品牌, 差距是很大的..而台灣的品牌, 大多稱不上
: 是有價值的品牌, 頂多就是一個名字而已.. 所作的產品, 都是一般性產品, 沒有鑑別度,
: 因此最後只好以價格取勝..
: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store&func=style_show&SR_NO=DMAL07
: 這是pchome的光觸媒捕蚊器, 零零種種加起來有25,26家左右, 便宜的399,499,599, 貴的
: 1680,1900,2000都有..
: 而左邊有個銷售排行榜..大多時候, 我們的產品都佔了前三名甚至前四名, 唯一空出的位置
: 幾乎都是低價品...
: 第一名恰好是我們目前的頂極款, 售價足足是低價品的3到4倍, 就算是我們的低價機種, 售
: 價也比低價款貴了30%,甚至50%.
: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件事: 1. 低價不見得是王 2. 客戶願意為了品牌偏好(也許是知名度,
: 服務,安全感,設計感等等)多付幾百元. 而寧可不選較便宜的機種, 縱使是過去的傳統名單(
: 聲寶, 大同)等等在這個領域也完全討不到便宜..
: 而這樣的結果會是什麼? 他會形成一個良性的企業循環.. 我們擁有最高的巿佔率(80%+),
: 享有最高的毛利, 因此我們可以投入大筆的研發費用在設計, 功能改良, 行銷, 售後服務..
: 我們一年投入的研發費用, 可能就比其它廠商一年營收還大.. 我們跟二,三線的廠商因此就
: 會越拉越大..
: 而我們的量產優勢, 也反應在我們的成本上, 我們得以用最好的設計, 最好的材料, 但是整
: 機的成本卻比其它二,三線廠商還低..
: 而在人事成本上, 我們跟許多品牌商一樣, 生產製造我們都是外包, 我們只負責前端的設計
: , 結構, 功能驗證, 還有行銷.. 當然在oem的管控上, 我們還很嫩, 也常常犯錯, 不過還好
: , 我們的高毛利讓我們擁有許多的犯錯本錢..
: 在許多的巿場, 就算領導廠商hold, 二,三線廠商就真的只能喝清湯, 就像我們看apple 的
: 巿場.. apple 的巿佔率只有9%時, 他已經賺走了手機巿場75%的毛利..
: http://unwire.hk/2012/02/07/apples-share-of-profits/apple/
: 但其實不只是apple..在我們的這個小區塊裏也是一樣的現象.. 我們巿佔率約80%, 但是我
: 們卻賺走了這個產業的大部份的利潤.. 其它約20家的業者只能分到湯湯水水 所以, 其它的
: 業者, 充其量只能說是"貿易商",, 他們怎麼有意願,有經費去投入研發, 設計..
: 以我們每年投入設計,研發人力+軟硬體, 一組產品開發等 一年平均就要1000萬上下.. 對電
: 子業來說, 這個數字沒什麼, 但對許多家電業者, 代工業, 貿易商來說, 這根本就是天文數
: 字..
: 我們目前公司10幾個人, 裏面就有三個工業設計師, 一個生技研發人員. 從產品設計, 外盒
: , 平面, 網站, CF(攝影, 錄影, 音樂), 都由我們的設計師一手包辦. 生技負責我們未來蚊
: 子相關產品,技術的研究.
: 之前沒有設計師時, 我們也曾外包產品設計給設計公司, 可是設計公司只能提供外觀設計,
: 可以開模就算結束, 但是許多功能性的東西, 由於不了解我們產業, 產品特性, 他們也沒有
: 風洞,吸力, 吹力, 回風等等工具可以測試, 最後只能丟到垃圾桶去. 產品設計不是只有蓋
: 蓋3D ,ran 個漂亮圖就算了. 以我們來說, 對我們產品的功能, 內在不熟悉根本就設計不出
: 好產品出來..
: 平面攝影, CF 帶我們以為也是外包過, 也許我們出不了大筆錢, 只有幾十萬而已, 所以作
: 不出好作品, 最後, 我們決定這些事情全部拉回來自己作..
: 許多時候, 我認為作品是應該是要歷練過才作的出來, 純綷的委外公司, 在不了解我們公司
: 的內涵下, 只能作出一般般的作品, 而作不出有靈魂的好作品..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CxqszK_7nA
: 以用低成本去跟自己人還有競爭者打價格戰, 我們的奬投, 產發條例, 養沒幾個真的技術領
: 先, 品牌第一的廠商, 倒是養出了"四大慘業", 以及無數的芧山道士的電子業..
: 如果我們不要這麼聚焦在電子業, 去看許多傳產, 那些目前最夯的王品, 晶華就不說了, "
: 花仙子", 對大多數人可能沒聽過, 但是"克潮靈"用過吧" "去味大師"用過, 這些我們不太
: 聽過的公司, 他的毛利卻是高達"50%", 就算是淨利, 也有10%..
: 如果, 我們可以多放一點心力在民生工業上, 消費品巿場, 那裏充滿了許多的機會, 只是在
: 這幾十年不公平的政策對策下, 這些"傳產業"被當作夕陽工業一樣對待, 所有的人, 不管唸
: 什麼產業, 全被電子業用"股票分紅"被吸走了, 直到最近, 這個不合理的條例被員工分紅費
: 用化給取消, 現在還活著的"傳產業"才終於有了公平的基礎, 平反的條件..
--
Tags:
台灣製造
All Comments
By Kristin
at 2012-03-06T16:47
at 2012-03-06T16:47
By Gary
at 2012-03-09T01:44
at 2012-03-09T01:44
By Franklin
at 2012-03-12T11:19
at 2012-03-12T11:19
By Delia
at 2012-03-13T22:48
at 2012-03-13T22:48
By Sarah
at 2012-03-18T07:58
at 2012-03-18T07:58
By Heather
at 2012-03-20T23:05
at 2012-03-20T23:05
By Anthony
at 2012-03-23T11:28
at 2012-03-23T11:28
By Jack
at 2012-03-26T00:36
at 2012-03-26T00:36
By Frederic
at 2012-03-30T08:51
at 2012-03-30T08:51
By Kama
at 2012-04-04T08:24
at 2012-04-04T08:24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2-04-08T04:44
at 2012-04-08T04:44
By Leila
at 2012-04-09T04:45
at 2012-04-09T04:45
By Kelly
at 2012-04-09T11:22
at 2012-04-09T11:22
By Jack
at 2012-04-13T20:37
at 2012-04-13T20:37
By Robert
at 2012-04-18T07:17
at 2012-04-18T07:17
By Oliver
at 2012-04-20T14:14
at 2012-04-20T14:14
Related Posts
Re: 請問怎麼選台灣產的女生內衣
By Madame
at 2012-03-01T21:02
at 2012-03-01T21:02
台灣真的作不出有價值品牌嗎?
By Connor
at 2012-03-01T19:20
at 2012-03-01T19:20
超可愛MIT漫畫,大家覺得MIT最近如何?
By Dorothy
at 2012-03-01T17:34
at 2012-03-01T17:34
外套
By Anonymous
at 2012-03-01T11:03
at 2012-03-01T11:03
大推!台灣設計師自創嬰兒品牌banna
By Genevieve
at 2012-02-29T00:30
at 2012-02-29T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