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昇華:CdG Series 3 (下) - 香水

By Quintina
at 2010-09-11T00:38
at 2010-09-11T00:38
Table of Contents
http://morissett.pixnet.net/blog/post/26997099
網誌版
Kyoto: Buddhism/Shinto 京都:佛教/神道
京都成為Incense系列唯一的遠東代表,就正統性,也許有人質疑,用香的習慣,是自中
國傳至日本的,怎麼不選擇長安呢?怎麼不選擇洛陽呢?除了川久保玲本人是日本人之外
,理由其實很簡單,焚香在日本成為一種藝術:香道。日本人用香,不只是宗教而已,更
是一種藝術。
所以京都順理成章成為遠東的焚香代表,其歷史與宗教的地位,在日本應該無出其右。更
因此,京都成為創造香水的一個靈感城市(京都之水。據我所知至少有兩個作品出現,其
一為Santa Maria Novella 的Citta di Kyoto,在我來看,這支京都之水較偏春意盎然的
景色,並且帶點宣紙質感的鴛尾主調香水;其二是設計師Della Chuang "KyotEau"一書之
作品,調香師為Christophe Laudamiel,本blog相關文章:[楔子] [本文])。
回到香水,Kyoto創造了一種平穩的氣氛,我看得到沈香緩緩燃燒的,一點白煙冉冉升起
的感覺,帶點鹹、帶點甜的沈香,是來自未燃燒焚香本體的氣味印象;隨著焚香的燃燒,
逐漸感受到焚香創造出來的空間感,稍粗的質感讓我想到銀閣寺寺外非常有名的枯山水(
karesansui, or sand garden),一切有序,靜謐,禪。我能想像這支香水,是跳脫出這
個繁忙世界最快速的方式,案頭山水自此有了新的解釋。
最精彩的詮釋,是在調香師對於遠東焚香的新解。遠東的焚香,並非如西方的焚香,是以
乳香、沒藥等等為底,以檀香、以沈香為底的「香」,才是遠東的incense。調香師看到
的,就是沈香的鹹感燻感,與檀香溫潤的味道,最終定調以咖啡為印象的出發點。炒咖啡
豆,給予其nutty的、碳燒味的,似焦糖的溫潤香氣在烘炒的過程亦是伴隨。重度嗜咖啡
迷如我,在嘗試Kyoto時,腦中即閃過這樣的印象。
Perfumer: Bertrand Duchaufour
Note: incense, cypress oil, coffee, teak wood, vetiver, patchouli, amber,
everlasting flower, Virginian cedar
Avignon: Catholicism 亞維農:天主教
同樣來自Bertrand Duchaufour的作品,Avignon,則是將角度轉回西方歷史悠久的天主教
(羅馬公教)。選擇Avignon作為靈感的啟發,當然是其在天主教歷史上重要的地位,至
十五世紀之前,Avignon是許多教宗選擇的進駐的城市,Palais des Papes。噢,我有提
到Palais des Papes是間中世紀歌德式建築(medieval Gothic building)嗎?法國是哥
德式建築的起源,其中一個最大的特色,是尖型拱門(pointed arch),配合尖塔的設計
,可以看得出來,哥德式建築最主要的特色,是種向上延伸的概念。
我們再回到焚香。焚香在天主教的定位,是一種與神接近的手段,透過燃燒焚香的方式,
信眾的祈禱能夠上達天聽。燃燒焚香是種淨化,是彌撒主要的工具之一。所以我觀察到其
間的共通點,就是往上擴散的概念。Avignon就是個這樣的香水,模擬出大量焚香的燃燒
感,剛穿上這支香水,即馬上可以感受到乳香沒藥的存在,幾乎是尖銳的香氣展現出活力
十足的presence,就像晨間陽光照射進教堂的彩繪玻璃的一瞬間,滿室生輝。主調圍繞在
焚香忠實的詮釋,另外利用廣藿香來模擬出一點泥土的存在,所創造出來的空間感,就像
是走進教堂所看見的,高聳石柱與肋狀拱頂所組合成的宏偉內廳。在皮膚上的時間經過越
久,則尖銳感略減,逐漸轉向一點圓潤的角度,焚香燃燒結束後的平靜,偏乾的香草與玫
瑰木所給予的質感。
Perfumer: Bertrand Duchaufour
Note: Roman chamomile, cistus oil, elemi, incense, vanilla, patchouli,
palisander, ambrette seeds
Zagorsk (Загорск): Eastern Orthdoxy 扎戈斯克:東正教
接著鏡頭轉向極北。
莫斯科城外的小鎮,現已改名為Sergiyev Posad,最著名的即是東正教最重要的建築之一
,The Trinity Lavra of St. Sergius。同樣起源於Christianity的東正教,焚香的運用
也與天主教相去不遠,代表著淨化與祈禱的傳遞。那所以Zagorsk與Avignon到底會有什麼
不同的表現呢?
是種冷調,Zagorsk是個冷調的香水。
如何從焚香作到冷調去?其中燻感當然是先被tone down,只帶有一點swirling的感覺。
穿上Zagorsk的前五分鐘,是來自松脂的涼感,氣味是較狹平的,不似Avignon如此有動能
,反而創造出更冷靜的氛圍。此處松脂的啟發,很顯然即是反映出Zagorsk位於寒帶的事
實。以及另外一個概念,是白色,這種偏向單一層面延伸的香水,傾向於給予一種完整的
印象,是種乾淨如紙的質感。調香師利用鴛尾包附在外,削平幾乎是純木質與脂香的
Zagorsk,鴛尾成為緩衝的角色,軟化了具有稜角的木質個性。Zagorsk也許是我最喜歡的
鴛尾調香水。(同樣利用鴛尾創造紙的質感的香水,是第一段Kyoto提及的Santa Maria
Novella Citta di Kyoto。或許這樣的設計,也傳達了俄國亦受到遠東的影響。)
本系列中,Zagorsk是最沈靜的成員。
Perfumer: Evelyne Boulanger
Note: white incense, pine, pimento berries, violet, cedar, iris, hinoki wood,
birch wood
Jaisalmer: Hinduism 齋沙默爾:印度教
同樣來自Evelyne Boulanger的作品,Jaisalmer則是不那麼沈靜的一員。
首先,這是印度的黃金之城(謂黃金之城,係因其地貌與建築的顏色),這裡找不著松樹
;再來,雖然以印度教為號召的重點,Jaisalmer在印度最重要的地位,應該是過去與中
東、北非的貿易路線的交易站。
因此,Jaisalmer的重點是在:熱度、香料,當然還有焚香。
如何去建構Jaisalmer的熱度?其實就是透過數種溫暖底的香料概念所組成,像是燃燒一
般,捲起了一股暖風。這種swirling的調性,在Zagorsk也出現過一點影子,但是因為
Zagorsk大量的松脂與鴛尾,蓋去了這個特殊的cord。我沒有聞過Pimento Berry,根據文
獻,這就是「多香果」,Allspice,當初是發現新大陸之際,西班牙自加勒比海群島帶回
歐洲的果實,"pimenta",當初發現這個果實,成為西班牙人以為自己「航行到印度」的
「鐵證」之一。後來多香果即成為美洲大陸用以取代丁香與胡椒的香料。調香師非常機靈
地運用了多香果的概念,在Zagorsk,降低多香果之用量,來模擬氣味低迴的流動感(我
覺得這種流動感,是來自胡椒的印象);在Jaisalmer,調高多香果的用量,可以同時達
到丁香、肉桂、胡椒、豆蔻等不同的暖底香料的特色。Jaisalmer的組成,絕不會讓我們
忘記,印度就是香料的泱泱大國;調香師利用多香果的概念,來得到期待的香料印象,不
禁讓我莞爾。
Perfumer: Evelyne Boulanger
Note: cardamom, incense, cinnamon, amber, benzoin, pimento berries,
guaiacwood, ebony
Ouarzazate: Islam 瓦札札特:伊斯蘭教
最終,我們回到最初的開始。非洲。反而在乳香與沒藥的起源洲,CdG的靈感,不是選在
真正的發源地,或者例如Mecca等宗教聖地,選在摩洛哥的瓦札札特。
所以這是哪裡?
全世界最大的片場,星際大戰也在這裡拍攝過。
姑且忘掉這個城市與星際大戰的關聯,Ouarzazate另外還有個名字,叫做「沙漠之門」,
是南摩洛哥進入撒哈拉沙漠的門戶。這是其中一個我對於Ouarzazate的印象,像是種塵土
飛揚的感覺。有一點點類似Zagorsk用到的那種swirling感(我很確定這邊就是胡椒了)
,但是這種與焚香共同燃燒的旋繞感,另外還有鼠尾草輕甜的質感在內,使其更加輕盈;
再來,木質調部份,在Ouarzazate中,是刻意被壓縮了,在這支香水中,幾無木質常有的
稜角感,相當柔軟;最後,透過添加勞丹脂與香草,使得香水的組成是落在較為溫暖的調
性上,並且展現出自然的甜味回甘。此時的Ouarzazate,展現出比Jaisalmer更多元的香
料感,簡直是看見中東的香料市場在眼前形成,而且是乾淨的Bazzar。我在此處註解「乾
淨」,絕非貶抑,因為「乾淨的」Comme des Garçons作品,絕對是稀有的族群;而
Mark Buxton能夠把incense表現的這麼輕盈乾淨,的確是有Comme des Garçons反骨的氣
質。
Perfumer: Mark Buxton
Note: incense, pepper, nutmeg, clary sage, wenge, musk, vanilla, labdanum
absolute, Kashmir wood
後記
這是第一次我針對一個「完整」的系列試著做出全面的評論(因為這個系列是一次發表,
不會像其他品牌,一個系列不停地追加,或者是flanker不停推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顯屬當然,但是針對一個既具開創性,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系列,我想花點篇幅來為這套
作品留下紀念,也是應該。我也願意對這樣認真經營的香水品牌多花點心力。
Series 3 探討了焚香的五個面向,當然我不敢為他下註解,說這就是天底下所有的焚香
面向了。我卻可以確定,這五個面向,各具有獨特的個性,no mimicking。以上是我對五
支作品的概念部份的感想,至於實穿性部份,我本身當然是五支都很願意穿,甚至難以分
出高下。我自己的偏好,是Ouarzazate與Kyoto,前者是因為其乾淨香料的組成,以及無
木質的設計,是支非常輕盈且有個性的作品;後者則是其禪味、靜謐、以及充滿智慧的印
象勝出。若我想要享受一點涼調在身,Zagorsk當然是我的首選;Jaisalmer當然可以提供
一點暖感;而Avignon的調性,是最貼近西方焚香概念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個性,適合需
要strong presence的人來穿。
希望大家會喜歡Comme des Garçons Series 3 Incense。
Reference
The History of Incense, Socyberty
Comme des Garçons Series 3 Incense [1] [2] [3], Now Smell This
Comme des Garçons Series 3 Incense, Luckyscent
Comme des Garçons builds niche perfume empire,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15,
2007.
Wikipedia: Incense, Incense Route, Religious use of Incense, Avignon,
Ouarzazate, Kyoto, Zagorsk, Jaisalmer
Tony Hill, The Spice Lover's Guild to Herbs & Spice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 Pictures references are available in the blog version.
(反正這邊也貼不到照片lol)
--
前一篇作品在#1CVCLobz,http://morissett.pixnet.net/blog/post/26968729
--
Utopos, meaning the good place, also, the place cannot be.
Pathway Towards Freedom
http://blog.pixnet.net/morissett
--
網誌版
Kyoto: Buddhism/Shinto 京都:佛教/神道
京都成為Incense系列唯一的遠東代表,就正統性,也許有人質疑,用香的習慣,是自中
國傳至日本的,怎麼不選擇長安呢?怎麼不選擇洛陽呢?除了川久保玲本人是日本人之外
,理由其實很簡單,焚香在日本成為一種藝術:香道。日本人用香,不只是宗教而已,更
是一種藝術。
所以京都順理成章成為遠東的焚香代表,其歷史與宗教的地位,在日本應該無出其右。更
因此,京都成為創造香水的一個靈感城市(京都之水。據我所知至少有兩個作品出現,其
一為Santa Maria Novella 的Citta di Kyoto,在我來看,這支京都之水較偏春意盎然的
景色,並且帶點宣紙質感的鴛尾主調香水;其二是設計師Della Chuang "KyotEau"一書之
作品,調香師為Christophe Laudamiel,本blog相關文章:[楔子] [本文])。
回到香水,Kyoto創造了一種平穩的氣氛,我看得到沈香緩緩燃燒的,一點白煙冉冉升起
的感覺,帶點鹹、帶點甜的沈香,是來自未燃燒焚香本體的氣味印象;隨著焚香的燃燒,
逐漸感受到焚香創造出來的空間感,稍粗的質感讓我想到銀閣寺寺外非常有名的枯山水(
karesansui, or sand garden),一切有序,靜謐,禪。我能想像這支香水,是跳脫出這
個繁忙世界最快速的方式,案頭山水自此有了新的解釋。
最精彩的詮釋,是在調香師對於遠東焚香的新解。遠東的焚香,並非如西方的焚香,是以
乳香、沒藥等等為底,以檀香、以沈香為底的「香」,才是遠東的incense。調香師看到
的,就是沈香的鹹感燻感,與檀香溫潤的味道,最終定調以咖啡為印象的出發點。炒咖啡
豆,給予其nutty的、碳燒味的,似焦糖的溫潤香氣在烘炒的過程亦是伴隨。重度嗜咖啡
迷如我,在嘗試Kyoto時,腦中即閃過這樣的印象。
Perfumer: Bertrand Duchaufour
Note: incense, cypress oil, coffee, teak wood, vetiver, patchouli, amber,
everlasting flower, Virginian cedar
Avignon: Catholicism 亞維農:天主教
同樣來自Bertrand Duchaufour的作品,Avignon,則是將角度轉回西方歷史悠久的天主教
(羅馬公教)。選擇Avignon作為靈感的啟發,當然是其在天主教歷史上重要的地位,至
十五世紀之前,Avignon是許多教宗選擇的進駐的城市,Palais des Papes。噢,我有提
到Palais des Papes是間中世紀歌德式建築(medieval Gothic building)嗎?法國是哥
德式建築的起源,其中一個最大的特色,是尖型拱門(pointed arch),配合尖塔的設計
,可以看得出來,哥德式建築最主要的特色,是種向上延伸的概念。
我們再回到焚香。焚香在天主教的定位,是一種與神接近的手段,透過燃燒焚香的方式,
信眾的祈禱能夠上達天聽。燃燒焚香是種淨化,是彌撒主要的工具之一。所以我觀察到其
間的共通點,就是往上擴散的概念。Avignon就是個這樣的香水,模擬出大量焚香的燃燒
感,剛穿上這支香水,即馬上可以感受到乳香沒藥的存在,幾乎是尖銳的香氣展現出活力
十足的presence,就像晨間陽光照射進教堂的彩繪玻璃的一瞬間,滿室生輝。主調圍繞在
焚香忠實的詮釋,另外利用廣藿香來模擬出一點泥土的存在,所創造出來的空間感,就像
是走進教堂所看見的,高聳石柱與肋狀拱頂所組合成的宏偉內廳。在皮膚上的時間經過越
久,則尖銳感略減,逐漸轉向一點圓潤的角度,焚香燃燒結束後的平靜,偏乾的香草與玫
瑰木所給予的質感。
Perfumer: Bertrand Duchaufour
Note: Roman chamomile, cistus oil, elemi, incense, vanilla, patchouli,
palisander, ambrette seeds
Zagorsk (Загорск): Eastern Orthdoxy 扎戈斯克:東正教
接著鏡頭轉向極北。
莫斯科城外的小鎮,現已改名為Sergiyev Posad,最著名的即是東正教最重要的建築之一
,The Trinity Lavra of St. Sergius。同樣起源於Christianity的東正教,焚香的運用
也與天主教相去不遠,代表著淨化與祈禱的傳遞。那所以Zagorsk與Avignon到底會有什麼
不同的表現呢?
是種冷調,Zagorsk是個冷調的香水。
如何從焚香作到冷調去?其中燻感當然是先被tone down,只帶有一點swirling的感覺。
穿上Zagorsk的前五分鐘,是來自松脂的涼感,氣味是較狹平的,不似Avignon如此有動能
,反而創造出更冷靜的氛圍。此處松脂的啟發,很顯然即是反映出Zagorsk位於寒帶的事
實。以及另外一個概念,是白色,這種偏向單一層面延伸的香水,傾向於給予一種完整的
印象,是種乾淨如紙的質感。調香師利用鴛尾包附在外,削平幾乎是純木質與脂香的
Zagorsk,鴛尾成為緩衝的角色,軟化了具有稜角的木質個性。Zagorsk也許是我最喜歡的
鴛尾調香水。(同樣利用鴛尾創造紙的質感的香水,是第一段Kyoto提及的Santa Maria
Novella Citta di Kyoto。或許這樣的設計,也傳達了俄國亦受到遠東的影響。)
本系列中,Zagorsk是最沈靜的成員。
Perfumer: Evelyne Boulanger
Note: white incense, pine, pimento berries, violet, cedar, iris, hinoki wood,
birch wood
Jaisalmer: Hinduism 齋沙默爾:印度教
同樣來自Evelyne Boulanger的作品,Jaisalmer則是不那麼沈靜的一員。
首先,這是印度的黃金之城(謂黃金之城,係因其地貌與建築的顏色),這裡找不著松樹
;再來,雖然以印度教為號召的重點,Jaisalmer在印度最重要的地位,應該是過去與中
東、北非的貿易路線的交易站。
因此,Jaisalmer的重點是在:熱度、香料,當然還有焚香。
如何去建構Jaisalmer的熱度?其實就是透過數種溫暖底的香料概念所組成,像是燃燒一
般,捲起了一股暖風。這種swirling的調性,在Zagorsk也出現過一點影子,但是因為
Zagorsk大量的松脂與鴛尾,蓋去了這個特殊的cord。我沒有聞過Pimento Berry,根據文
獻,這就是「多香果」,Allspice,當初是發現新大陸之際,西班牙自加勒比海群島帶回
歐洲的果實,"pimenta",當初發現這個果實,成為西班牙人以為自己「航行到印度」的
「鐵證」之一。後來多香果即成為美洲大陸用以取代丁香與胡椒的香料。調香師非常機靈
地運用了多香果的概念,在Zagorsk,降低多香果之用量,來模擬氣味低迴的流動感(我
覺得這種流動感,是來自胡椒的印象);在Jaisalmer,調高多香果的用量,可以同時達
到丁香、肉桂、胡椒、豆蔻等不同的暖底香料的特色。Jaisalmer的組成,絕不會讓我們
忘記,印度就是香料的泱泱大國;調香師利用多香果的概念,來得到期待的香料印象,不
禁讓我莞爾。
Perfumer: Evelyne Boulanger
Note: cardamom, incense, cinnamon, amber, benzoin, pimento berries,
guaiacwood, ebony
Ouarzazate: Islam 瓦札札特:伊斯蘭教
最終,我們回到最初的開始。非洲。反而在乳香與沒藥的起源洲,CdG的靈感,不是選在
真正的發源地,或者例如Mecca等宗教聖地,選在摩洛哥的瓦札札特。
所以這是哪裡?
全世界最大的片場,星際大戰也在這裡拍攝過。
姑且忘掉這個城市與星際大戰的關聯,Ouarzazate另外還有個名字,叫做「沙漠之門」,
是南摩洛哥進入撒哈拉沙漠的門戶。這是其中一個我對於Ouarzazate的印象,像是種塵土
飛揚的感覺。有一點點類似Zagorsk用到的那種swirling感(我很確定這邊就是胡椒了)
,但是這種與焚香共同燃燒的旋繞感,另外還有鼠尾草輕甜的質感在內,使其更加輕盈;
再來,木質調部份,在Ouarzazate中,是刻意被壓縮了,在這支香水中,幾無木質常有的
稜角感,相當柔軟;最後,透過添加勞丹脂與香草,使得香水的組成是落在較為溫暖的調
性上,並且展現出自然的甜味回甘。此時的Ouarzazate,展現出比Jaisalmer更多元的香
料感,簡直是看見中東的香料市場在眼前形成,而且是乾淨的Bazzar。我在此處註解「乾
淨」,絕非貶抑,因為「乾淨的」Comme des Garçons作品,絕對是稀有的族群;而
Mark Buxton能夠把incense表現的這麼輕盈乾淨,的確是有Comme des Garçons反骨的氣
質。
Perfumer: Mark Buxton
Note: incense, pepper, nutmeg, clary sage, wenge, musk, vanilla, labdanum
absolute, Kashmir wood
後記
這是第一次我針對一個「完整」的系列試著做出全面的評論(因為這個系列是一次發表,
不會像其他品牌,一個系列不停地追加,或者是flanker不停推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顯屬當然,但是針對一個既具開創性,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系列,我想花點篇幅來為這套
作品留下紀念,也是應該。我也願意對這樣認真經營的香水品牌多花點心力。
Series 3 探討了焚香的五個面向,當然我不敢為他下註解,說這就是天底下所有的焚香
面向了。我卻可以確定,這五個面向,各具有獨特的個性,no mimicking。以上是我對五
支作品的概念部份的感想,至於實穿性部份,我本身當然是五支都很願意穿,甚至難以分
出高下。我自己的偏好,是Ouarzazate與Kyoto,前者是因為其乾淨香料的組成,以及無
木質的設計,是支非常輕盈且有個性的作品;後者則是其禪味、靜謐、以及充滿智慧的印
象勝出。若我想要享受一點涼調在身,Zagorsk當然是我的首選;Jaisalmer當然可以提供
一點暖感;而Avignon的調性,是最貼近西方焚香概念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個性,適合需
要strong presence的人來穿。
希望大家會喜歡Comme des Garçons Series 3 Incense。
Reference
The History of Incense, Socyberty
Comme des Garçons Series 3 Incense [1] [2] [3], Now Smell This
Comme des Garçons Series 3 Incense, Luckyscent
Comme des Garçons builds niche perfume empire,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15,
2007.
Wikipedia: Incense, Incense Route, Religious use of Incense, Avignon,
Ouarzazate, Kyoto, Zagorsk, Jaisalmer
Tony Hill, The Spice Lover's Guild to Herbs & Spice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 Pictures references are available in the blog version.
(反正這邊也貼不到照片lol)
--
前一篇作品在#1CVCLobz,http://morissett.pixnet.net/blog/post/26968729
--
Utopos, meaning the good place, also, the place cannot be.
Pathway Towards Freedom
http://blog.pixnet.net/morissett
--
Tags:
香水
All Comments

By Kristin
at 2010-09-14T11:15
at 2010-09-14T11:15

By Ivy
at 2010-09-17T06:50
at 2010-09-17T06:50

By Sarah
at 2010-09-21T15:51
at 2010-09-21T15:51

By Bennie
at 2010-09-23T20:54
at 2010-09-23T20:54

By Hedwig
at 2010-09-27T07:10
at 2010-09-27T07:10

By Bethany
at 2010-09-29T11:21
at 2010-09-29T11:21

By Jacky
at 2010-10-02T12:48
at 2010-10-02T12:48

By Ingrid
at 2010-10-03T17:28
at 2010-10-03T17:28

By Ina
at 2010-10-06T08:00
at 2010-10-06T08:00

By Elvira
at 2010-10-10T12:55
at 2010-10-10T12:55

By Edward Lewis
at 2010-10-13T18:28
at 2010-10-13T18:28

By Sierra Rose
at 2010-10-14T18:46
at 2010-10-14T18:46

By Leila
at 2010-10-19T17:16
at 2010-10-19T17:16

By Hamiltion
at 2010-10-20T15:21
at 2010-10-20T15:21

By Olga
at 2010-10-20T17:43
at 2010-10-20T17:43

By Franklin
at 2010-10-23T04:51
at 2010-10-23T04:51

By Emma
at 2010-10-27T16:25
at 2010-10-27T16:25

By Frederica
at 2010-10-31T05:05
at 2010-10-31T05:05

By Callum
at 2010-11-02T18:43
at 2010-11-02T18:43

By Erin
at 2010-11-03T02:57
at 2010-11-03T02:57

By Robert
at 2010-11-03T09:14
at 2010-11-03T09:14

By Lydia
at 2010-11-05T13:03
at 2010-11-05T13:03

By Carol
at 2010-11-05T20:43
at 2010-11-05T20:43

By Isabella
at 2010-11-07T02:04
at 2010-11-07T02:04

By Elvira
at 2010-11-09T08:12
at 2010-11-09T08:12

By William
at 2010-11-11T08:25
at 2010-11-11T08:25
Related Posts
KATE MOSS第二代香水的綠野仙境

By Irma
at 2010-09-10T20:25
at 2010-09-10T20:25
HERMES服務傳遞系統之品質

By Yedda
at 2010-09-10T12:02
at 2010-09-10T12:02
25歲天蠍座女琴師使用的香水?

By Susan
at 2010-09-10T01:33
at 2010-09-10T01:33
Afternoon Tea 護手霜的味道

By Ingrid
at 2010-09-09T19:55
at 2010-09-09T19:55
香水會讓銀飾變黑嗎?

By Barb Cronin
at 2010-09-09T12:13
at 2010-09-09T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