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五大..台灣重贏「遊艇王國」美名 - 台灣製造

By Lydia
at 2006-06-03T19:53
at 2006-06-03T19:53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share 看板]
作者: UsherY (怎樣才能有力量呢?) 看板: share
標題: [文章] 全球第五大...台灣重贏「遊艇王國」美名...
時間: Thu Apr 20 19:48:48 2006
折損7成製造商,換來全球第五大 大起大落,台灣重贏「遊艇王國」美名
【林孟儀、林妙玲】
台灣遊艇業在1980年代寫下「遊艇王國」美名, 卻又在1990年代跌落谷
底。 2005年,產值再次飆上高峰,首度突破2億美元。 從政府漠視的「
放山雞產業」, 轉型打造「海上五星級飯店」, 靠的就是獨步全球的人
才、技術與客製化能力。
「哪嘸兩步七仔,是嘸敢引這咧頭路......,遊艇王國就是在說咱台灣!
」相當有自信的台語旁白,襯著工人進進出出、忙著遊艇內裝的畫面;去
年12月,這支由知名導演侯孝賢親自掌鏡、潤飾台詞的提神飲料廣告,開
始在電視上強力播送。
在廣告裡傳達台灣「愛拚才會贏」精神的主角們,是台灣第一大的嘉鴻遊
艇廠師傅,也是讓台灣重登亞洲遊艇王國美譽的幕後推手。
嘉鴻遊艇總經理呂佳揚表示,當初答應在二天內無償配合廣告拍攝,「是
希望藉著這支廣告,鼓舞台灣的藍領階級與工匠文化,讓員工受到社會肯
定!」
台灣遊艇產業已經發展超過四十年,但很多人是看了廣告,才知道「遊艇
王國就是在說咱台灣!」
遊艇王國海外紅,國內無聲響
2002年,台灣在知名媒體《Showboats International》全球遊艇製造國
家排行榜上,名列第六;2005年已攻占第五名,產值首度突破2億美元,
今年更預估可以擊敗英國,挺進第四名。
現在「Made in Taiwan」的豪華遊艇,可是全球巨星富豪的最愛:名賽車
手小舒馬克(Ralf Schumacher)、NBA籃球明星皮朋、眾多香港富豪的遊
艇,都是台灣製造。林青霞新台幣9000萬元的遊艇已開回香港、LVMH集團
總裁阿諾特(Bernard Arnault)10多億元巨型豪華遊艇,也由台灣高鼎
遊艇承製中。
台灣區遊艇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張學樵感歎,多年來政府或民間徵選代表
台灣形象的產業,就是沒有遊艇業——亞洲遊艇王國的海外高知名度,在
國內卻沒有聲響。
因為台灣遊艇業發展四十年來,約有十年的時間,曾經航向死亡幽谷,折
損了將近七成遊搜艇廠商。
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台灣遊艇業一度沈寂,卻能支撐下來,今日重返榮耀
?
1988年產值近2億美元,1994年卻跌到7100萬美元
1958年,駐台美軍顧問團引進了木殼帆船的設計圖,交由具有純熟技藝的
台灣木工師傅打造,台灣第一艘遊艇於焉誕生。
由於美軍運回美國的台灣製遊艇,不僅工藝巧、品質優,成本便宜,引起
美國遊艇業者注意,為台灣遊艇開啟代工外銷時代。
當時,台灣從大橋、陳振吉兩家遊艇廠,不斷擴增到極盛期的一百多家,
北部集中在淡水河上游,南部則群聚在高雄港附近。
1988年,台灣遊艇業寫下紀錄,年出口1573艘遊艇、總產值達到1億9千多
萬美元,「亞洲遊艇王國」的封號不脛而走。
然而,接踵而至的,卻是無可逆料的國際變局。
1988年後,台灣遊艇產業總產值曲線一路急跌,1994年盪到最低點,出口
總值只剩下7100多萬美元,波峰到谷底跌幅達64%。
這六年間,台灣遊艇產業迭遭新台幣升值(從一美元兌新台幣40元,劇升
到兌新台幣25元)、工資提高、美國實施奢侈稅,加上OEM有代理商抽利
潤,幾乎無利可圖,影響外銷。巨浪一波波襲來,九成以上遊艇外銷美國
市場的台灣遊艇業,幾乎被吞噬滅頂。
現今在台灣遊艇界前幾大的嘉鴻、冠昇、東哥、高鼎、聯華、南海等業者
,都曾經虧損,有的甚至必須以裁員、併廠手段,來度過產業寒冬。
(遠見雜誌)
--
作者: UsherY (怎樣才能有力量呢?) 看板: share
標題: [文章] 全球第五大...台灣重贏「遊艇王國」美名...
時間: Thu Apr 20 19:48:48 2006
折損7成製造商,換來全球第五大 大起大落,台灣重贏「遊艇王國」美名
【林孟儀、林妙玲】
台灣遊艇業在1980年代寫下「遊艇王國」美名, 卻又在1990年代跌落谷
底。 2005年,產值再次飆上高峰,首度突破2億美元。 從政府漠視的「
放山雞產業」, 轉型打造「海上五星級飯店」, 靠的就是獨步全球的人
才、技術與客製化能力。
「哪嘸兩步七仔,是嘸敢引這咧頭路......,遊艇王國就是在說咱台灣!
」相當有自信的台語旁白,襯著工人進進出出、忙著遊艇內裝的畫面;去
年12月,這支由知名導演侯孝賢親自掌鏡、潤飾台詞的提神飲料廣告,開
始在電視上強力播送。
在廣告裡傳達台灣「愛拚才會贏」精神的主角們,是台灣第一大的嘉鴻遊
艇廠師傅,也是讓台灣重登亞洲遊艇王國美譽的幕後推手。
嘉鴻遊艇總經理呂佳揚表示,當初答應在二天內無償配合廣告拍攝,「是
希望藉著這支廣告,鼓舞台灣的藍領階級與工匠文化,讓員工受到社會肯
定!」
台灣遊艇產業已經發展超過四十年,但很多人是看了廣告,才知道「遊艇
王國就是在說咱台灣!」
遊艇王國海外紅,國內無聲響
2002年,台灣在知名媒體《Showboats International》全球遊艇製造國
家排行榜上,名列第六;2005年已攻占第五名,產值首度突破2億美元,
今年更預估可以擊敗英國,挺進第四名。
現在「Made in Taiwan」的豪華遊艇,可是全球巨星富豪的最愛:名賽車
手小舒馬克(Ralf Schumacher)、NBA籃球明星皮朋、眾多香港富豪的遊
艇,都是台灣製造。林青霞新台幣9000萬元的遊艇已開回香港、LVMH集團
總裁阿諾特(Bernard Arnault)10多億元巨型豪華遊艇,也由台灣高鼎
遊艇承製中。
台灣區遊艇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張學樵感歎,多年來政府或民間徵選代表
台灣形象的產業,就是沒有遊艇業——亞洲遊艇王國的海外高知名度,在
國內卻沒有聲響。
因為台灣遊艇業發展四十年來,約有十年的時間,曾經航向死亡幽谷,折
損了將近七成遊搜艇廠商。
究竟是什麼力量,讓台灣遊艇業一度沈寂,卻能支撐下來,今日重返榮耀
?
1988年產值近2億美元,1994年卻跌到7100萬美元
1958年,駐台美軍顧問團引進了木殼帆船的設計圖,交由具有純熟技藝的
台灣木工師傅打造,台灣第一艘遊艇於焉誕生。
由於美軍運回美國的台灣製遊艇,不僅工藝巧、品質優,成本便宜,引起
美國遊艇業者注意,為台灣遊艇開啟代工外銷時代。
當時,台灣從大橋、陳振吉兩家遊艇廠,不斷擴增到極盛期的一百多家,
北部集中在淡水河上游,南部則群聚在高雄港附近。
1988年,台灣遊艇業寫下紀錄,年出口1573艘遊艇、總產值達到1億9千多
萬美元,「亞洲遊艇王國」的封號不脛而走。
然而,接踵而至的,卻是無可逆料的國際變局。
1988年後,台灣遊艇產業總產值曲線一路急跌,1994年盪到最低點,出口
總值只剩下7100多萬美元,波峰到谷底跌幅達64%。
這六年間,台灣遊艇產業迭遭新台幣升值(從一美元兌新台幣40元,劇升
到兌新台幣25元)、工資提高、美國實施奢侈稅,加上OEM有代理商抽利
潤,幾乎無利可圖,影響外銷。巨浪一波波襲來,九成以上遊艇外銷美國
市場的台灣遊艇業,幾乎被吞噬滅頂。
現今在台灣遊艇界前幾大的嘉鴻、冠昇、東哥、高鼎、聯華、南海等業者
,都曾經虧損,有的甚至必須以裁員、併廠手段,來度過產業寒冬。
(遠見雜誌)
--
Tags:
台灣製造
All Comments

By Yuri
at 2006-06-05T04:58
at 2006-06-05T04:58

By Xanthe
at 2006-06-05T08:01
at 2006-06-05T08:01

By Lauren
at 2006-06-08T01:55
at 2006-06-08T01:55

By Kristin
at 2006-06-12T05:56
at 2006-06-12T05:56

By Franklin
at 2006-06-12T21:16
at 2006-06-12T21:16

By Zenobia
at 2006-06-16T00:02
at 2006-06-16T00:02

By Rachel
at 2006-06-16T14:43
at 2006-06-16T14:43

By Barb Cronin
at 2006-06-18T08:35
at 2006-06-18T08:35

By Frederica
at 2006-06-21T05:26
at 2006-06-21T05:26

By Necoo
at 2006-06-25T16:10
at 2006-06-25T16:10
Related Posts
很用心推出產品的大同

By Harry
at 2006-05-27T19:02
at 2006-05-27T19:02
里仁柚子皂

By Xanthe
at 2006-05-27T08:37
at 2006-05-27T08:37
台灣製麻紗衣服

By Megan
at 2006-05-26T22:53
at 2006-05-26T22:53
里仁柚子皂

By Dora
at 2006-05-24T19:33
at 2006-05-24T19:33
三花的內衣--讚!!

By Elvira
at 2006-05-23T18:37
at 2006-05-23T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