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徵文--旅者裝備 - 戶外用品
By Dorothy
at 2010-03-31T01:25
at 2010-03-31T01:25
Table of Contents
在OG版拜讀不少大作,終於找到機會來小小貢獻一下,順便賺賺P幣 :P
就從背包開始說囉
因為花在登山裝備的費用不少,又沒有穿西裝出差的需求
所以就沒再買行李箱,出國都是用背包
帶背包出去玩的好處是...
當拉行李箱的旅客還在苦等電梯時,你已經迅速的穿越人群,乘著手扶梯前往別的樓層
如果遇到沒電梯的老舊地鐵,或是住在由百年歷史所改建的旅館中,亦能體會到這種快感
不過這爽快的感覺大概只能維持個十幾分鐘
等看到平坦的路面時,又會不禁想起輪子的好處
有拉桿和輪子真的會比較輕鬆
如果你的行程都只在大都市遊走,那在地上拖會是最佳的選擇
不過即使如此,我還是沒有買專門的旅行包
原因是爬山的頻率比出遊的機會高,不想再多花一筆錢 :P
我的背包組合最早是用
Gregory Alpinisto 50L + Lowe Alpine Skew 20L(買單眼後換成Lowepro北極熊包)
會帶那麼大,是因裝了NB和一堆旅遊書,但經歷多次移動的痛苦後,已經不再這麼做
目前縮減為 DSLR槍袋 + 20L + 雜牌30L
平時不想帶出去的東西,就放到20升裡,留在旅館中
30升包包裝的是DSLR槍袋還有當天會帶出去的東西
DSLR只有到目的時才拿出來照,其他時候都放在包包裡
這樣做會比起原本背雙肩單眼包來的低調,而且空間也較好運用
因為雙肩單眼包收納空間通常只有一半大小,有時買些紀念品就得用手提了
換成30+槍袋後,就可以把槍袋取出,紀念品放進去包包中
會比較好移動些,但也得提高警覺
出國幾次後,已經習慣越帶越少
所以之後準備把20升的小背包再換成可折疊收納的,直接綁在30升上
等紀念品累積較多時再展開,免去入境時等行李的時間
順便提一下使用的槍袋,目前用的是thinkTANK Digtial Holster 20
這個size適用於D80/D90等中型機,裡面可裝一機一鏡,還有備用電池、記憶卡等小東西
在上方有層保護墊防止直接碰撞LCD
底下的空間可再延伸,如果那天想不開去升級鏡頭也還可以用
包包背面有魔鬼氈,方便固定於腰帶上
有內附雨衣,但只能包覆外部,貼近身體的那面就沒辦法了
要長時間在雨中行進時,最好還是放入後背包中
包包有四個金屬扣環,如果有健行的需求,可加買一條背帶,改背負於胸前
個人覺得還不錯用,只是價格貴了點,考量出遊和爬山都能用,就不那麼計較了 ^^||
接下來列的是其餘的裝備:
-----------------------------------------------------------------------------
背包套: 有時會遇到下雨,在運行李時也很好用
睡袋: 和泡麵一樣,從沒帶過
指北針: 遊走於錯綜複雜的小巷中很能體會當地的風味,不過總會遇到迷路的時候
用小學生等級的就ok了,找不到的話還有嘴巴可問路
水壺: 還是帶一下吧,國外飲料不便宜
頭燈: 我通常都是住YH,不是每間都有床頭燈,所以每次都會帶
要是想看書、看地圖、或要整理行李都很好用
拖鞋: 只有來回浴室、廁所用,拿機上穿過的就好
哨子: 每次都帶但從沒用過的東西
清潔品: 切半肥皂 * 1
刮鬍刀: 帶最輕便的塑膠製,只要用完後記得擦拭就可以用蠻久的
塑膠繩: 晾衣服用,只要夠長、能綁就可以了,綁廢紙那種就可以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選下舖,上舖能綁的地方不多,垂到別人的地方也不太好
鎖頭: 部份YH會提供櫃子,但沒鎖,有打算住的話建議帶
毛巾: 帶兩條,一溼一乾,洗澡、洗臉、鋪枕頭、或洗衣後吸水用
頭巾: 遮臉擦汗,也可取代上面的毛巾
雨傘: 去亞洲國家,或與別人同行時才帶
輕便雨衣:同上,屬於幫別人帶的裝備之一 XD
筆&紙: 不知道字怎麼發音時就靠這個啦
Pacsafe防盜網:有點微妙的東西,自己出遊的話會帶
YH浴廁在房間外的不少,行李間又屬隨意拿居多
另外還有些會連櫃子都沒,所以有帶會比較安心
不過680克的重量每次都讓人難以取捨
衣著部份
----------------------------------------------------------------------------
內層: 短排汗衣 * 2 (排汗衣的快乾特性讓你每天洗衣服也ok)
Patagonia R.5 * 1
稍有防風能力,可單穿,在裡面多加一件也ok
良好的保暖能力讓它成為我秋冬出勤率最高的裝備
保暖層:Lowe Alpine Polartec Thermal Pro
防風層:Montane Super-Fly Jacket
頭部: 棒球帽 / Yes(夜市)牌毛帽
襪子: Hang Ten休閒襪 / SmartWool襪子 * 3
褲子: 國產兩截式快乾褲 / 雙層運動褲
手套: Power Stretch手套,只具一些防風效果,還有按快門好用而已
內著: 運動量沒那麼大,隨意就好,想選青龍加持的黃袍內褲也不反對 XD
鞋子: La Sportiva短筒健行鞋
服裝的部份就比較一般,一樣是三層式架構,方便適應氣溫
但遇到有暖氣的國家會比較頭疼些,因為穿脫沒那麼方便,要忍耐一下熱氣
變通做法是多選些有拉鍊的服裝,可讓熱氣快點散開
褲子方面在春夏秋三季都用兩截褲走透透
褲管能拆裝對於在機上、去教堂/寺廟或臨時想下水都很方便
不過冬季時就只能當備品了,通常這時候我會帶雙層運動褲
具有透氣性,又稍具防風和保暖效果,只是外觀不是那麼好看
有看過日本室友穿牛仔褲 + 衛生褲來禦寒,不過個人覺得頗娘
又讓我想到小時候阿公的穿著,所以打死不這樣穿 = =
以上裝備再加條頭巾(or 圍巾)可到零下5度左右,只是手還是會覺得冷,得插口袋中
如果把手套和褲子更換為更好等級,大概可再低個5度
再冷下去就沒把握了,帶羽毛衣可能會是較好的選擇
其實旅遊時對衣著的要求並沒有登山那麼嚴苛
只要不是去郊外長時間停留,通常都很容易找到遮風蔽雨的地方
怕冷,可以待在車上,隔著窗戶欣賞美景就好
在街上,可喝點熱紅酒,或到暖氣環繞的露天咖啡座來杯熱巧克力
或者走進商店中,假借購買禮品之名,行吹暖氣之實
如果以上都沒有...還有永遠為迷途的旅客敞開大門的教堂 ^^
(※神社要錢;寺廟在室內的部份很少有可坐下來的地方,所以只有教堂
不過要找有錢的,沒錢的連破窗都沒得補了,何況開暖氣)
最後...如果對裝備的禦寒效果不是很有信心的話
可在規劃時安排從南往北走的行程
道理就跟溫水煮青蛙差不多,走久就習慣冷度啦 XD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小心得,希望能幫到大家
--
就從背包開始說囉
因為花在登山裝備的費用不少,又沒有穿西裝出差的需求
所以就沒再買行李箱,出國都是用背包
帶背包出去玩的好處是...
當拉行李箱的旅客還在苦等電梯時,你已經迅速的穿越人群,乘著手扶梯前往別的樓層
如果遇到沒電梯的老舊地鐵,或是住在由百年歷史所改建的旅館中,亦能體會到這種快感
不過這爽快的感覺大概只能維持個十幾分鐘
等看到平坦的路面時,又會不禁想起輪子的好處
有拉桿和輪子真的會比較輕鬆
如果你的行程都只在大都市遊走,那在地上拖會是最佳的選擇
不過即使如此,我還是沒有買專門的旅行包
原因是爬山的頻率比出遊的機會高,不想再多花一筆錢 :P
我的背包組合最早是用
Gregory Alpinisto 50L + Lowe Alpine Skew 20L(買單眼後換成Lowepro北極熊包)
會帶那麼大,是因裝了NB和一堆旅遊書,但經歷多次移動的痛苦後,已經不再這麼做
目前縮減為 DSLR槍袋 + 20L + 雜牌30L
平時不想帶出去的東西,就放到20升裡,留在旅館中
30升包包裝的是DSLR槍袋還有當天會帶出去的東西
DSLR只有到目的時才拿出來照,其他時候都放在包包裡
這樣做會比起原本背雙肩單眼包來的低調,而且空間也較好運用
因為雙肩單眼包收納空間通常只有一半大小,有時買些紀念品就得用手提了
換成30+槍袋後,就可以把槍袋取出,紀念品放進去包包中
會比較好移動些,但也得提高警覺
出國幾次後,已經習慣越帶越少
所以之後準備把20升的小背包再換成可折疊收納的,直接綁在30升上
等紀念品累積較多時再展開,免去入境時等行李的時間
順便提一下使用的槍袋,目前用的是thinkTANK Digtial Holster 20
這個size適用於D80/D90等中型機,裡面可裝一機一鏡,還有備用電池、記憶卡等小東西
在上方有層保護墊防止直接碰撞LCD
底下的空間可再延伸,如果那天想不開去升級鏡頭也還可以用
包包背面有魔鬼氈,方便固定於腰帶上
有內附雨衣,但只能包覆外部,貼近身體的那面就沒辦法了
要長時間在雨中行進時,最好還是放入後背包中
包包有四個金屬扣環,如果有健行的需求,可加買一條背帶,改背負於胸前
個人覺得還不錯用,只是價格貴了點,考量出遊和爬山都能用,就不那麼計較了 ^^||
接下來列的是其餘的裝備:
-----------------------------------------------------------------------------
背包套: 有時會遇到下雨,在運行李時也很好用
睡袋: 和泡麵一樣,從沒帶過
指北針: 遊走於錯綜複雜的小巷中很能體會當地的風味,不過總會遇到迷路的時候
用小學生等級的就ok了,找不到的話還有嘴巴可問路
水壺: 還是帶一下吧,國外飲料不便宜
頭燈: 我通常都是住YH,不是每間都有床頭燈,所以每次都會帶
要是想看書、看地圖、或要整理行李都很好用
拖鞋: 只有來回浴室、廁所用,拿機上穿過的就好
哨子: 每次都帶但從沒用過的東西
清潔品: 切半肥皂 * 1
刮鬍刀: 帶最輕便的塑膠製,只要用完後記得擦拭就可以用蠻久的
塑膠繩: 晾衣服用,只要夠長、能綁就可以了,綁廢紙那種就可以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選下舖,上舖能綁的地方不多,垂到別人的地方也不太好
鎖頭: 部份YH會提供櫃子,但沒鎖,有打算住的話建議帶
毛巾: 帶兩條,一溼一乾,洗澡、洗臉、鋪枕頭、或洗衣後吸水用
頭巾: 遮臉擦汗,也可取代上面的毛巾
雨傘: 去亞洲國家,或與別人同行時才帶
輕便雨衣:同上,屬於幫別人帶的裝備之一 XD
筆&紙: 不知道字怎麼發音時就靠這個啦
Pacsafe防盜網:有點微妙的東西,自己出遊的話會帶
YH浴廁在房間外的不少,行李間又屬隨意拿居多
另外還有些會連櫃子都沒,所以有帶會比較安心
不過680克的重量每次都讓人難以取捨
衣著部份
----------------------------------------------------------------------------
內層: 短排汗衣 * 2 (排汗衣的快乾特性讓你每天洗衣服也ok)
Patagonia R.5 * 1
稍有防風能力,可單穿,在裡面多加一件也ok
良好的保暖能力讓它成為我秋冬出勤率最高的裝備
保暖層:Lowe Alpine Polartec Thermal Pro
防風層:Montane Super-Fly Jacket
頭部: 棒球帽 / Yes(夜市)牌毛帽
襪子: Hang Ten休閒襪 / SmartWool襪子 * 3
褲子: 國產兩截式快乾褲 / 雙層運動褲
手套: Power Stretch手套,只具一些防風效果,還有按快門好用而已
內著: 運動量沒那麼大,隨意就好,想選青龍加持的黃袍內褲也不反對 XD
鞋子: La Sportiva短筒健行鞋
服裝的部份就比較一般,一樣是三層式架構,方便適應氣溫
但遇到有暖氣的國家會比較頭疼些,因為穿脫沒那麼方便,要忍耐一下熱氣
變通做法是多選些有拉鍊的服裝,可讓熱氣快點散開
褲子方面在春夏秋三季都用兩截褲走透透
褲管能拆裝對於在機上、去教堂/寺廟或臨時想下水都很方便
不過冬季時就只能當備品了,通常這時候我會帶雙層運動褲
具有透氣性,又稍具防風和保暖效果,只是外觀不是那麼好看
有看過日本室友穿牛仔褲 + 衛生褲來禦寒,不過個人覺得頗娘
又讓我想到小時候阿公的穿著,所以打死不這樣穿 = =
以上裝備再加條頭巾(or 圍巾)可到零下5度左右,只是手還是會覺得冷,得插口袋中
如果把手套和褲子更換為更好等級,大概可再低個5度
再冷下去就沒把握了,帶羽毛衣可能會是較好的選擇
其實旅遊時對衣著的要求並沒有登山那麼嚴苛
只要不是去郊外長時間停留,通常都很容易找到遮風蔽雨的地方
怕冷,可以待在車上,隔著窗戶欣賞美景就好
在街上,可喝點熱紅酒,或到暖氣環繞的露天咖啡座來杯熱巧克力
或者走進商店中,假借購買禮品之名,行吹暖氣之實
如果以上都沒有...還有永遠為迷途的旅客敞開大門的教堂 ^^
(※神社要錢;寺廟在室內的部份很少有可坐下來的地方,所以只有教堂
不過要找有錢的,沒錢的連破窗都沒得補了,何況開暖氣)
最後...如果對裝備的禦寒效果不是很有信心的話
可在規劃時安排從南往北走的行程
道理就跟溫水煮青蛙差不多,走久就習慣冷度啦 XD
以上是個人的一些小心得,希望能幫到大家
--
Tags:
戶外用品
All Comments
By Adele
at 2010-04-02T22:08
at 2010-04-02T22:08
By Mason
at 2010-04-05T22:34
at 2010-04-05T22:34
By Vanessa
at 2010-04-10T15:29
at 2010-04-10T15:29
By Dinah
at 2010-04-12T01:02
at 2010-04-12T01:02
By Ula
at 2010-04-12T12:04
at 2010-04-12T12:04
By Elizabeth
at 2010-04-14T00:28
at 2010-04-14T00:28
Related Posts
gore-tex外套破了怎麼辦?
By Yuri
at 2010-03-30T14:53
at 2010-03-30T14:53
睡袋大小...
By Oliver
at 2010-03-30T00:20
at 2010-03-30T00:20
近來小小一敗
By Isabella
at 2010-03-30T00:09
at 2010-03-30T00:09
odlo中層衣被香燒破一個洞
By Jack
at 2010-03-29T21:29
at 2010-03-29T21:29
關於登山鞋的煩惱
By Dinah
at 2010-03-29T21:14
at 2010-03-29T21:14